阪崎克羅諾桿菌耐干燥特性及相關基因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9-14 01:40
阪崎克羅諾桿菌(Cronobacter sakazakii)屬腸桿菌科,克羅諾桿菌屬,為革蘭氏陰性菌,菌株周生鞭毛,能運動,無芽孢,兼性厭氧,是一類能夠在人和動物腸道內生存的機會性致病菌。阪崎克羅諾桿菌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和食物中,通過環(huán)境接觸和攝食等途徑進入動物和人體,感染阪崎克羅諾桿菌可能危及新生兒、嬰幼兒的生命,對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同樣具有較強的致病性,由于該菌對人類健康較強的危害性日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致病性和毒力因子是該菌的研究重點。阪崎克羅諾桿菌優(yōu)于其他致病菌的干燥環(huán)境耐受性使其能夠更長時間存活于水分活度較低的食品中,增加了人類感染患病的風險,但現有對于該菌的干燥環(huán)境耐受性機制的認識和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本課題對食品基質中分離得到的阪崎克羅諾桿菌展開了干燥環(huán)境耐受性機制研究和討論。課題對45株阪崎克羅諾桿菌進行MLST分型后確定菌株分布于20個ST型,通過6天的菌株耐干燥性實驗對各菌株干燥環(huán)境耐受性進行評估,結合MLST分型結果分析分析發(fā)現,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耐干燥性與其所屬ST型無對應關系。對耐干燥性較強和較弱菌株共4株菌株進行1 h的干燥刺激,用實時定量PCR檢測1...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克羅諾桿菌屬
1.1.2 阪崎克羅諾桿菌
1.1.3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耐干燥性研究
1.1.4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菌膜
1.1.5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分型研究
1.1.6 細菌蛋白組學分析
1.2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3 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與儀器
2.1.1 實驗菌株
2.1.2 實驗試劑
2.1.3 實驗儀器
2.1.4 實驗中主要使用的培養(yǎng)基和溶液的配制
2.2 實驗方法
2.2.1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活化及培養(yǎng)
2.2.2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MLST分型
2.2.3 45株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耐干燥性評估方法
2.2.4 實時定量PCR(qRT-PCR)檢測與抗干燥環(huán)境相關基因干燥刺激前后表達量變化情況
2.2.5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干燥刺激前后菌株細胞形態(tài)觀察
2.2.6 45株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菌膜形成能力評估方法
2.2.7 不同菌膜形成能力菌株形成菌膜的拉曼光譜檢測
2.2.8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的蛋白組學分析
3 結果與討論
3.1 45株阪崎克羅諾桿菌的MLST分型結果
3.2 45株菌株的耐干燥性評估結果
3.3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干燥刺激前后的細菌形態(tài)觀察觀察
3.4 實驗菌株的準備和干燥刺激條件的優(yōu)化
3.5 實時定量PCR檢測不同耐干燥性菌株中10個相關基因干燥刺激前后表達量變化情況
3.6 45株菌株的菌膜形成情況
3.7 菌膜的拉曼光譜檢測
3.8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的蛋白組學分析
3.8.1 蛋白提取結果
3.8.2 LC-MS/MS TIC和Base Peak譜圖
3.8.3 定量結果分析
3.8.4 定量數據分析
4 結論
4.1 課題總結
4.2 論文創(chuàng)新點
4.3 論文的不足之處
5 展望
6 參考文獻
7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8 致謝
本文編號:3846302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克羅諾桿菌屬
1.1.2 阪崎克羅諾桿菌
1.1.3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耐干燥性研究
1.1.4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菌膜
1.1.5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分型研究
1.1.6 細菌蛋白組學分析
1.2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3 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與儀器
2.1.1 實驗菌株
2.1.2 實驗試劑
2.1.3 實驗儀器
2.1.4 實驗中主要使用的培養(yǎng)基和溶液的配制
2.2 實驗方法
2.2.1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活化及培養(yǎng)
2.2.2 阪崎克羅諾桿菌的MLST分型
2.2.3 45株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耐干燥性評估方法
2.2.4 實時定量PCR(qRT-PCR)檢測與抗干燥環(huán)境相關基因干燥刺激前后表達量變化情況
2.2.5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干燥刺激前后菌株細胞形態(tài)觀察
2.2.6 45株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菌膜形成能力評估方法
2.2.7 不同菌膜形成能力菌株形成菌膜的拉曼光譜檢測
2.2.8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的蛋白組學分析
3 結果與討論
3.1 45株阪崎克羅諾桿菌的MLST分型結果
3.2 45株菌株的耐干燥性評估結果
3.3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干燥刺激前后的細菌形態(tài)觀察觀察
3.4 實驗菌株的準備和干燥刺激條件的優(yōu)化
3.5 實時定量PCR檢測不同耐干燥性菌株中10個相關基因干燥刺激前后表達量變化情況
3.6 45株菌株的菌膜形成情況
3.7 菌膜的拉曼光譜檢測
3.8 不同耐干燥性菌株的蛋白組學分析
3.8.1 蛋白提取結果
3.8.2 LC-MS/MS TIC和Base Peak譜圖
3.8.3 定量結果分析
3.8.4 定量數據分析
4 結論
4.1 課題總結
4.2 論文創(chuàng)新點
4.3 論文的不足之處
5 展望
6 參考文獻
7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8 致謝
本文編號:38463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84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