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條形碼的我國主要蚊蟲分子分類系統(tǒng)的建立
發(fā)布時間:2022-01-26 23:28
蚊科(Culicidae)隸屬于雙翅目(Diptera)、長角亞目(Nematocera)。蚊類的危害不僅在于騷擾吸血,部分種類更是多種嚴重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是重要的醫(yī)學昆蟲,因此它們一直受到醫(yī)學昆蟲學家和預(yù)防醫(yī)學家的高度重視,是研究得最為廣和深的昆蟲類群之一。迄今為止,已知全世界有40屬約3200種(亞種),我國目前記錄約有18屬390余種(亞種)。目前,國內(nèi)外眾多學者依據(jù)形態(tài)特征所建立的蚊科分類系統(tǒng)已經(jīng)比較成熟,反映了各蚊種間的親緣關(guān)系,然而在進化關(guān)系上,盡管眾多學者以形態(tài)特征為依據(jù)用支序系統(tǒng)學的方法對蚊科的系統(tǒng)發(fā)育進行了重建,但在形態(tài)特征的選擇中,不論是祖征還是新征,多少受選擇者的影響,并且對于不少特征,如雌雄兩性觸須的長短、幼蟲呼吸管的長短、鱗片色澤、是否有氣門鬃等,很難估計這些特征在進化過程中代表的意義及相對重要性,并且目前的分類系統(tǒng)很少將生態(tài)習性這一特征考慮進去。再者,為切實做好蚊媒病的防治和2020年消滅瘧疾,蚊蟲的分類鑒定工作相當重要,而目前形態(tài)學分類方法有兩個方面的局限:第一是形態(tài)學分類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1.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3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依據(jù)線粒體聯(lián)合基因的最大簡約樹(R,密碼子加權(quán))
依據(jù)D2+D3基因的鄰接法聚類圖
依據(jù)D2+D3基因的最大簡約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植物DNA條形碼研究進展[J]. 寧淑萍,顏海飛,郝剛,葛學軍. 生物多樣性. 2008(05)
[2]廣東國境口岸不同蚊種COI序列分析和分子鑒定方法[J]. 師永霞,相大鵬,李祖海,洪燁,李小波,幸蘆琴,郭波旋,黃吉城,鄭夔. 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 2008(02)
[3]6個地方雞種線粒體CO Ⅰ基因的DNA條形碼[J]. 高玉時,屠云潔,童海兵,王克華,陳寬維,顧榮.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shù)學報. 2007(06)
[4]基于線粒體COI基因探討鹟亞科部分屬和種的分類地位[J]. 雷忻,廉振民,雷富民,尹祚華,趙洪峰. 動物學研究. 2007(03)
[5]用COI基因確定直隸環(huán)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 tschiliensis)的屬的地位[J]. 黃健,孫振鈞. 生物技術(shù). 2007(02)
[6]DNA條形編碼在蚜蟲類昆蟲中的應(yīng)用[J]. 王劍峰,喬格俠. 動物分類學報. 2007(01)
[7]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種蝗蟲線粒體COⅠ基因的DNA條形碼研究[J]. 潘程瑩,胡婧,張霞,黃原. 昆蟲分類學報. 2006(02)
[8]線粒體Cyt b基因與昆蟲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J]. 戴金霞. 四川動物. 2005(02)
[9]弓首蛔蟲線粒體cox1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J]. 李明偉,林瑞慶,鄒豐才,宋慧群,曹湛,何芳,朱興全. 中國獸醫(yī)科技. 2005(05)
[10]微小按蚊A、C的PCR和同工酶鑒別比較研究[J]. 鄭彬,湯林華,馬雅軍,王學忠,周水森,施文琦.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2005(02)
本文編號:3611318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3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依據(jù)線粒體聯(lián)合基因的最大簡約樹(R,密碼子加權(quán))
依據(jù)D2+D3基因的鄰接法聚類圖
依據(jù)D2+D3基因的最大簡約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植物DNA條形碼研究進展[J]. 寧淑萍,顏海飛,郝剛,葛學軍. 生物多樣性. 2008(05)
[2]廣東國境口岸不同蚊種COI序列分析和分子鑒定方法[J]. 師永霞,相大鵬,李祖海,洪燁,李小波,幸蘆琴,郭波旋,黃吉城,鄭夔. 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 2008(02)
[3]6個地方雞種線粒體CO Ⅰ基因的DNA條形碼[J]. 高玉時,屠云潔,童海兵,王克華,陳寬維,顧榮.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shù)學報. 2007(06)
[4]基于線粒體COI基因探討鹟亞科部分屬和種的分類地位[J]. 雷忻,廉振民,雷富民,尹祚華,趙洪峰. 動物學研究. 2007(03)
[5]用COI基因確定直隸環(huán)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 tschiliensis)的屬的地位[J]. 黃健,孫振鈞. 生物技術(shù). 2007(02)
[6]DNA條形編碼在蚜蟲類昆蟲中的應(yīng)用[J]. 王劍峰,喬格俠. 動物分類學報. 2007(01)
[7]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種蝗蟲線粒體COⅠ基因的DNA條形碼研究[J]. 潘程瑩,胡婧,張霞,黃原. 昆蟲分類學報. 2006(02)
[8]線粒體Cyt b基因與昆蟲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J]. 戴金霞. 四川動物. 2005(02)
[9]弓首蛔蟲線粒體cox1基因的多態(tài)性研究[J]. 李明偉,林瑞慶,鄒豐才,宋慧群,曹湛,何芳,朱興全. 中國獸醫(yī)科技. 2005(05)
[10]微小按蚊A、C的PCR和同工酶鑒別比較研究[J]. 鄭彬,湯林華,馬雅軍,王學忠,周水森,施文琦.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2005(02)
本文編號:36113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6113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