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外周血Treg細胞表達水平及其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10-21 00:04
背景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是指腦卒中后引發(fā)的一種心境障礙,可伴有認知功能的損傷。免疫炎癥反應是卒中后重要的病理表現(xiàn)之一,直接影響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傷和修復,與抑郁、認知功能損傷等并發(fā)癥以及長期預后直接相關。Treg細胞為負性免疫調節(jié)作用細胞,Treg細胞在腦缺血后炎癥反應中發(fā)揮腦保護作用,并且與抑郁的發(fā)生關系密切,其表達變化可能影響免疫失衡和PSD的發(fā)生。目的了解PSD模型大鼠外周血Treg細胞狀態(tài),探討其對PSD免疫狀態(tài)和病程進展的影響。方法1.采用大腦中動脈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術制備局灶性腦缺血大鼠模型,給予局灶性腦缺血大鼠模型單籠飼養(yǎng),同時給予慢性不可預見性溫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備PSD大鼠模型。2.通過Longa法評定局灶性腦缺血大鼠模型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通過測量體重觀察實驗大鼠體重變化情況;采用蔗糖水消耗試驗檢測大鼠的興趣感以及快活感的變化;采用曠場試驗(open fiel...
【文章來源】: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鼠體重變化情況
圖 2 大鼠蔗糖水消耗試驗飲用情況2.2.3 OFT 大鼠水平運動變化術前 1 天,各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應激第 7 天,抑郁組和 PSD 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明顯下降,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抑郁組和 PS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卒中組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激 14 天,抑郁組和 PSD 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低于假手術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抑郁組和PS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卒中組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激第 21 天,抑郁組和 PSD 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低于假手術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抑郁組和 PS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卒中組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 3、表 4)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表 4 OFT 水平運動測定(x s,n=6,cm/5min)組別 術前 應激 7 天 應激 14 天 應激 21 天假手術對組 11087.51±2206.13 7839.37±929.98 8842.08±1693.51 7543.20±1446.94單純卒中組 11794.07±2745.49 8160.43±1703.05 8720.45±2149.15 7604.09±1881.86抑郁組 12416.82±4387.61 2675.77±1069.96a3109.25±1187.89a2662.57±962.08a卒中后抑組 11184.89±1738.40 3198.82±777.69ab3051.27±1793.82ab3485.48±1302.89abF 0.263 37.453 21.467 19.943P 0.852 0.000 0.000 0.000注: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aP<0.01;與單純卒中組相比bP<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馬和丘腦神經(jīng)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變化[J]. 李云,彭春,王瑋,李姝,李漾超,楊寧.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12)
[2]抑郁癥患者外周血BDNF、IDO、CORT水平及Treg細胞的研究[J]. 喻云平,余紅嵐,費櫻,馬莉,郭晶晶,馬瓊卉. 貴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5(08)
[3]CD4+CD25+Treg細胞與缺血性卒中的研究進展[J]. 周晶晶,汪青松. 中國卒中雜志. 2015(06)
[4]黛力新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臨床癥狀及神經(jīng)遞質的影響[J]. 齊艷紅,劉蘋.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5(03)
[5]卒中后抑郁患者認知功能、同型半胱氨酸以及MTHFR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研究[J]. 籍玉紅.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15(05)
[6]維生素B1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療效[J]. 李杰,馮黎陽. 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5(02)
[7]腦卒中后抑郁大鼠額前皮質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表達變化[J]. 王瑋,彭春,李云. 山東醫(yī)藥. 2015(10)
[8]改良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建立[J]. 陳曉娟,肖宗宇,潘琪,王莉,侯倩,雷延成,吳世政.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5(03)
[9]卒中后抑郁神經(jīng)生物學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李麗平,宋景貴,何振峰.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4 (06)
[10]5-HTTLPR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卒中后抑郁關系的meta分析[J]. 蔣華玉,王永剛.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4(06)
碩士論文
[1]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移植對缺血性腦卒中大鼠腦白質的保護作用[D]. 唐琴.泰山醫(yī)學院 2012
本文編號:3447850
【文章來源】:新鄉(xiāng)醫(yī)學院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鼠體重變化情況
圖 2 大鼠蔗糖水消耗試驗飲用情況2.2.3 OFT 大鼠水平運動變化術前 1 天,各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應激第 7 天,抑郁組和 PSD 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明顯下降,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抑郁組和 PS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卒中組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激 14 天,抑郁組和 PSD 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低于假手術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抑郁組和PS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卒中組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應激第 21 天,抑郁組和 PSD 組大鼠水平運動距離低于假手術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抑郁組和 PSD 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卒中組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 3、表 4)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表 4 OFT 水平運動測定(x s,n=6,cm/5min)組別 術前 應激 7 天 應激 14 天 應激 21 天假手術對組 11087.51±2206.13 7839.37±929.98 8842.08±1693.51 7543.20±1446.94單純卒中組 11794.07±2745.49 8160.43±1703.05 8720.45±2149.15 7604.09±1881.86抑郁組 12416.82±4387.61 2675.77±1069.96a3109.25±1187.89a2662.57±962.08a卒中后抑組 11184.89±1738.40 3198.82±777.69ab3051.27±1793.82ab3485.48±1302.89abF 0.263 37.453 21.467 19.943P 0.852 0.000 0.000 0.000注: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aP<0.01;與單純卒中組相比bP<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馬和丘腦神經(jīng)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變化[J]. 李云,彭春,王瑋,李姝,李漾超,楊寧.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12)
[2]抑郁癥患者外周血BDNF、IDO、CORT水平及Treg細胞的研究[J]. 喻云平,余紅嵐,費櫻,馬莉,郭晶晶,馬瓊卉. 貴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5(08)
[3]CD4+CD25+Treg細胞與缺血性卒中的研究進展[J]. 周晶晶,汪青松. 中國卒中雜志. 2015(06)
[4]黛力新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臨床癥狀及神經(jīng)遞質的影響[J]. 齊艷紅,劉蘋.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5(03)
[5]卒中后抑郁患者認知功能、同型半胱氨酸以及MTHFR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研究[J]. 籍玉紅.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 2015(05)
[6]維生素B1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療效[J]. 李杰,馮黎陽. 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5(02)
[7]腦卒中后抑郁大鼠額前皮質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表達變化[J]. 王瑋,彭春,李云. 山東醫(yī)藥. 2015(10)
[8]改良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建立[J]. 陳曉娟,肖宗宇,潘琪,王莉,侯倩,雷延成,吳世政.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5(03)
[9]卒中后抑郁神經(jīng)生物學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李麗平,宋景貴,何振峰.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4 (06)
[10]5-HTTLPR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卒中后抑郁關系的meta分析[J]. 蔣華玉,王永剛. 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4(06)
碩士論文
[1]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移植對缺血性腦卒中大鼠腦白質的保護作用[D]. 唐琴.泰山醫(yī)學院 2012
本文編號:3447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4478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