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不可預計溫和刺激抑郁模型的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5-16 21:44
抑郁癥主要表現為持久的心境失落,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疾病,發(fā)病因素較多,應激性事件是觸發(fā)抑郁癥產生的重要因素。慢性不可預計溫和刺激抑郁模型與人類抑郁癥的發(fā)生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其主要機制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被激活,腦內海馬、前額葉皮質、多巴胺邊緣系統(tǒng)損害有關。慢性不可預計溫和刺激抑郁模型可很好地模擬人類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不良事件,與臨床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相似,可用于各類抗抑郁藥物的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模型之一。
【文章來源】:醫(yī)學綜述. 2020,26(01)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1 CUMS模型的發(fā)病機制
2 抗抑郁藥物的作用機制
3 CUMS模型的評價指標
3.1 蔗糖溶液偏好測試
3.2 體重測試
3.3 其他指標
4 CUMS模型存在的問題
4.1 種屬差異
4.2 體重與蔗糖溶液消耗的關系
4.3 造模時間
5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食欲素A對慢性不可預見輕度應激抑郁癥模型大鼠痛閾的影響[J]. 張如敏,李丹丹,王培香,楊春青,陳京. 濟寧醫(yī)學院學報. 2018(03)
[2]慢性應激抑郁狀態(tài)對大鼠外周神經內分泌因子生物節(jié)律的影響[J]. 趙燕,付玉.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7(05)
[3]肉蔻五味丸對慢性應激性抑郁癥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海馬BDNF、TrkB蛋白表達的影響[J]. 呼日樂巴根,松林,烏蘭其其格,蓮花,白龍,王布和朝魯,佟海英.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7(08)
[4]慢性應激所致抑郁大鼠Treg細胞和Th17細胞表達水平的變化[J]. 谷世娜,趙琳,任慧聰,張一,李文強,宋景貴,張朝輝.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7(04)
[5]應激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 呂文婷,吳華麗,裴思然,尚靖. 湖北畜牧獸醫(yī). 2016(06)
[6]慢性不可預見應激大鼠模型的改進[J]. 陳前修,萬運強,王曉斌. 瀘州醫(yī)學院學報. 2016(01)
[7]溫陽解郁湯對抑郁模型大鼠HPA軸的影響[J]. 馮振宇,趙杰,劉慧宇.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5(12)
[8]抑郁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及評價[J]. 韓曉蕾,胡風云,田峰,石磊,郭曉杰,徐士林. 臨床醫(yī)藥實踐. 2015(07)
[9]抑郁癥動物模型及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 薛濤,鄔麗莎,劉新民,王瓊. 中國實驗動物學報. 2015(03)
[10]抑郁癥動物模型建立及評價的研究進展[J]. 葉娜,鄭衛(wèi)英. 數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5(06)
本文編號:3190451
【文章來源】:醫(yī)學綜述. 2020,26(01)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1 CUMS模型的發(fā)病機制
2 抗抑郁藥物的作用機制
3 CUMS模型的評價指標
3.1 蔗糖溶液偏好測試
3.2 體重測試
3.3 其他指標
4 CUMS模型存在的問題
4.1 種屬差異
4.2 體重與蔗糖溶液消耗的關系
4.3 造模時間
5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食欲素A對慢性不可預見輕度應激抑郁癥模型大鼠痛閾的影響[J]. 張如敏,李丹丹,王培香,楊春青,陳京. 濟寧醫(yī)學院學報. 2018(03)
[2]慢性應激抑郁狀態(tài)對大鼠外周神經內分泌因子生物節(jié)律的影響[J]. 趙燕,付玉.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7(05)
[3]肉蔻五味丸對慢性應激性抑郁癥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海馬BDNF、TrkB蛋白表達的影響[J]. 呼日樂巴根,松林,烏蘭其其格,蓮花,白龍,王布和朝魯,佟海英.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7(08)
[4]慢性應激所致抑郁大鼠Treg細胞和Th17細胞表達水平的變化[J]. 谷世娜,趙琳,任慧聰,張一,李文強,宋景貴,張朝輝. 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7(04)
[5]應激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 呂文婷,吳華麗,裴思然,尚靖. 湖北畜牧獸醫(yī). 2016(06)
[6]慢性不可預見應激大鼠模型的改進[J]. 陳前修,萬運強,王曉斌. 瀘州醫(yī)學院學報. 2016(01)
[7]溫陽解郁湯對抑郁模型大鼠HPA軸的影響[J]. 馮振宇,趙杰,劉慧宇.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5(12)
[8]抑郁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及評價[J]. 韓曉蕾,胡風云,田峰,石磊,郭曉杰,徐士林. 臨床醫(yī)藥實踐. 2015(07)
[9]抑郁癥動物模型及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 薛濤,鄔麗莎,劉新民,王瓊. 中國實驗動物學報. 2015(03)
[10]抑郁癥動物模型建立及評價的研究進展[J]. 葉娜,鄭衛(wèi)英. 數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5(06)
本文編號:31904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31904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