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癌模型中Piwil4、Mael和Ddx4基因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及其與腫瘤檢測的關系
【部分圖文】:
結果(圖2)表明,腫瘤標記物AFP肝癌模型組(6.70±3.17)與正常對照組(0.98±0.13)差異極顯著(P<0.05);腫瘤標記物ASMA肝癌模型組(62.63±2.65)與正常對照組(48.09±4.23)差異極顯著(P<0.05);腫瘤標記物HSP肝癌模型組(27.43±3.18)與正常對照組(6.64±4.57)差異極顯著(P<0.05)。2.3 肝癌模型組織中Piwil4、Mael和Ddx4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
結果(圖4)表明,肝癌模型組中PIWIL4、MAEL和DDX4蛋白表達水平分別為2.23±0.49、0.14±0.02、1.36±0.12,正常對照組蛋白表達水平分別為0.85±0.15、0.04±0.05、0.71±0.11。在肝癌模型組織中PIWIL4、MAEL和DDX4蛋白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應的正常肝組織(P<0.05)。圖4 肝癌模型組織中PIWIL4、MAEL、DDX4蛋白表達水平
圖3 肝癌模型組織中Piwil4、Mael和Ddx4mRNA的相對表達水平2.5 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肝癌模型組織中PI-WIL4、MAEL和DDX4蛋白表達水平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賈慧麗;徐蕓;;Piwil2基因在肝癌組織中mRNA及蛋白的表達[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年34期
2 郭艷合;劉立;蔡榮;錢程;;小RNA家族的新成員—piRNA[J];遺傳;200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斌;DDX46基因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其與食管鱗癌相關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揚;癌—睪丸抗原MAEL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2 牛文博;UBE2V1及UBE2V2調(diào)節(jié)肝癌細胞生長轉(zhuǎn)移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蘇暢;PIWIL4基因?qū)θ藢m頸癌HeLa細胞生長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王洪義;DEN誘發(fā)大鼠肝癌組織中CD117及CD133的表達及意義[D];延邊大學;2009年
5 毛鑫禮;胃癌組織芯片中Argonaute家族蛋白表達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蓉;常國斌;張穎;陳國宏;胡國順;欒德琴;劉艷;戴愛琴;;鵪鶉piRNAs和Piwil1基因克隆及表達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08期
2 徐玲;胡娜;;核仁小RNA源性小RNA[J];生命的化學;2010年02期
3 衛(wèi)波;張榮志;李愛麗;毛龍;;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發(fā)現(xiàn)植物小分子RNA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11期
4 劉彤戈;徐濟責;;核內(nèi)小RNA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常鵬;Hsa_circ_0000673與胃癌相關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8年
2 王芙蓉;胃粘膜瘤變過程中差異蛋白表達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古麗米熱·依米提(YIMIT Gulimira);PIWI/piRNA通路相關基因在肝癌中表達調(diào)控作用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巧;雷蕾;馮定慶;周穎;曹振平;徐嶸嶸;凌斌;;Piwil2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和意義[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年04期
2 Gen Tamura;;Alterations of tumor suppressor and tumor-related gen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磊;TSP50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周求知;MAEL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相互作用蛋白的篩選[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延凱;人類睪丸特異表達新基因MAEL的克隆和表達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褚成靜,鐘華,何芳;二乙亞硝胺誘發(fā)大鼠肝癌模型的研究現(xiàn)狀[J];農(nóng)墾醫(yī)學;2003年04期
2 方肇勤,管冬元,李海燕,胡效豐;不同中醫(yī)治法對大鼠肝癌作用的比較[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3 吳清洪,顧為望,程天明,許乙凱,張嘉寧,袁進,邱添武;二乙基亞硝胺誘發(fā)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應用[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1年03期
4 楊煒;冉立峰;周崑;朱輝;王智彪;;Wistar大鼠CBRH-3肝癌模型的構建[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8年14期
5 陳竺,黃曉峰,張遠強,補永安;細胞間粘附分子-1 在培養(yǎng)大鼠肝癌細胞的表達[J];解剖學報;1997年03期
6 趙玫,趙清正,張春燕,侯充,王萍,于樹玉;大鼠肝癌中α_2-巨球蛋白等幾種分泌性蛋白基因表達的變化[J];生物化學雜志;1993年03期
7 王錦波,呂毅,潘承恩,王居 ,劉青光;W256大鼠肝癌模型的制作及傳代保存[J];肝膽外科雜志;1995年02期
8 梁智超;姬鳳彩;孫建新;蔣遠東;劉昕;阿吉古麗·吐爾洪;魏后樂;;兩種大鼠肝癌模型制作方法的對比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年01期
9 管陽;劉鳳永;樊慶勝;付金鑫;陳現(xiàn)現(xiàn);李鑫;袁宏軍;王茂強;;SD大鼠McA-RH7777細胞系肝癌模型構建及其特點[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8年06期
10 楊新宇;徐蓓蕾;沈蕓;;誘發(fā)性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魯夫雄;鐮刀菌素C在大鼠體內(nèi)的代謝及其對大鼠食管上皮細胞生物學作用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89年
2 廖名湘;大鼠谷胱甘肽S-轉(zhuǎn)移酶P基因轉(zhuǎn)錄調(diào)控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邱月升;NDMA誘導大鼠肝癌模型及長期臘腸攝入對大鼠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7年
2 唐恩奇;SD大鼠肝癌模型建立及ICG-001在大鼠誘發(fā)性肝癌中對Survivin的影響[D];桂林醫(yī)學院;2017年
本文編號:2855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285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