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結合益氣祛風湯對ACD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IL-4含量變化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針刺結合益氣祛風湯對ACD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IL-4含量變化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本實驗通過針刺血海、曲池、天井與益氣祛風湯相結合,對(ACD)模型小鼠血清中Th1/Th2免疫平衡失調的相關實驗研究,探討針藥結合治療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免疫學機制,為臨床“針藥并舉”治療接觸性皮炎提供理論依據(jù)。材料與方法: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60只健康雄性昆明種小鼠分成6組,分別為空白對照組、ACD模型組、西藥組、中藥組(慢性ACD模型+益氣祛風湯灌胃)、針刺組(慢性ACD模型+針刺血海、曲池、天井)、針藥組(慢性ACD模型+針刺血海、曲池、天井+益氣祛風湯灌胃)。運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誘發(fā)建立小鼠ACD模型。均采用灌胃方法給藥,西藥組采用氯雷他定片,用蒸餾水溶解制成混濁液;中藥組、針藥組灌胃益氣祛風顆粒;空白組、模型組、針刺組灌胃等量蒸餾水。觀察針藥并舉對(ACD)小鼠耳部病變腫脹度及病變組織形態(tài)學的影響,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方法檢測各組小鼠血清中IFN-γ、IL-4的含量,從Th1/Th2細胞因子網絡平衡的角度來進一步探討針藥并舉抑制ACD模型的免疫學機制。結果:1.針藥并舉可下調ACD模型小鼠病變耳的腫脹度。變應性接觸性皮炎(ACD)模型組小鼠的耳腫脹度差值均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1),針藥組、針刺組、中藥組和西藥組的耳腫脹度差值與模型組相比均明顯減小(P0.01或P0.05)2.針藥并舉對ACD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及IL-4含量的影響變應性接觸性皮炎(ACD)模型組小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1),IL-4的含量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P0.01);針藥組、針刺組、中藥組和西藥組小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與ACD模型組比較均明顯下降(P0.O1),IL-4的含量與ACD模型組比較均明顯升高(P0.01)。結論:1.針刺結合益氣祛風湯對ACD模型小鼠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且能降低病變耳廓的腫脹度。2.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升高、IL-4含量降低,Th1/Th2失衡。3.針刺結合益氣祛風湯可以降低ACD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提高IL-4的含量,糾正Th1/Th2平衡可能是其治療ACD的作用機制之一。
【關鍵詞】:針藥并用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IL-4 IFN-γ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45;R-332
【目錄】:
- 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英文縮略詞表8-9
- 前言9-10
- 材料與方法10-16
- 實驗結果16-21
- 討論21-26
- 結論26-27
-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27-28
- 參考文獻28-31
- 附錄 綜述31-46
- 參考文獻44-46
- 個人簡介46-47
- 在學期間科研成績47-48
- 致謝48-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君,王國義,孫申田;針刺治療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的臨床研究[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楊志梅;;針刺治療耳鳴[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關于針刺治病的原理[J];醫(yī)衛(wèi)通訊;1978年03期
4 張慶萍;;正確理解“腹部深似井”在針刺臨床上的運用[J];江蘇中醫(yī)雜志;1987年01期
5 宋國英;;針刺腮中穴治療嘔吐1600例[J];中國針灸;1991年04期
6 張吉武;張荔;;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220例[J];上海針灸雜志;1997年S1期
7 孔慶壽;《內經》中針刺獲效影響因素的探討[J];針刺研究;2000年01期
8 郭淑香;針刺治療飲水返嗆38例總結[J];針灸臨床雜志;2000年05期
9 王彪,李秋光,趙元琛;針刺治愈癔癥12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0年11期
10 許宏珂,張晨霞,齊敬東,趙清秀;針刺轉復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30例[J];中國針灸;200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曉卿;康建華;韓靜;陳玄;葉笑然;;針刺治療帕金森病臨床研究的現(xiàn)狀[A];第九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實驗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鄭余銀;李勁民;陳海麗;葉天申;陳傳幫;蔣松鶴;;對應與中軸針刺對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3 東紅升;鄭麗靜;胡偉民;夏秋芳;牛燕霞;秦宏;東貴榮;;中風病針刺治療關鍵技術的臨床研究[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4 董素亭;張彬;賈海波;溫長寧;王桂青;王炳芝;;針刺所致疼痛的心理干預效果觀察[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暨第五屆海峽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阿拉坦巴根·陶琦;;針刺臨床病例體會[A];中國特種針法應用與針灸臨床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0年
6 牛燕霞;徐佳;;針刺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血氧飽和度作用的臨床觀察[A];中國針灸學會第八屆全國中青年針灸推拿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劉振寰;陳杰奎;;針刺促進大腦神經發(fā)育與修復的新進展[A];第28次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大會暨2011年名老中醫(yī)治療(兒科)疑難病臨床經驗高級專修班論文匯編[C];2011年
8 陶素愛;李史清;;中藥內服配合針刺以及功能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60例[A];山東省第三次中西醫(yī)結合神經內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盧君艷;鄭余銀;李勁民;陳海麗;葉天申;陳傳幫;蔣松鶴;;對應與中軸針刺對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A];中國針灸學會第九屆全國中青年針灸推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陳杰奎;劉振寰;;針刺促進腦神經發(fā)育與修復的新進展[A];廣東省針灸學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志成;針刺治療植物病[N];山西科技報;2001年
2 李伊嘉;針刺治療植物病[N];廣東科技報;2001年
3 甘肅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中風康復科 毛忠南 何天有 張志明;針刺與康復結合促中風恢復[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3年
4 健康時報記者 王志勝;中醫(yī)針刺治療老年癡呆[N];健康時報;2006年
5 蔡志紅;針刺清喘穴治療哮喘[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6 劉道安;“針刺影響衰老”課題通過專家鑒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7 甘肅省岷縣堡子衛(wèi)生院 周永紅;針刺可緩解闌尾術后疼痛[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8 王改花;針刺一穴治咳嗽[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9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醫(yī)大師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石學敏 本報記者 胡彬 實習記者 趙維婷 整理;針刺降壓有優(yōu)勢[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4年
10 鄭健剛;杜元灝;石學敏;針刺能增加腦缺血大鼠腦血流量[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包宇;針刺“百會”透“曲鬢”對腦出血急性期大鼠PI3K、p-AKT、Bax影響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劉奇;針刺促SAMP8小鼠海馬神經元突觸可塑性的能量轉運機制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宋曉賓;針刺不同穴位對思慮過度狀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影響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楊楊;針刺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行為學及神經血管再生機制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6年
5 王艷杰;針刺高血壓患者太沖配伍太溪穴的fMRI腦功能成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王婧;針刺安全理論探源及框架構建[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張全明;針刺治療兒童語言障礙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8 于雪峰;針刺促進骨折愈合的機理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9 姚筱梅;針刺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動力、內臟感覺、胃電圖和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張珊珊;圍手術期針刺對手術應激反應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成越;針刺抑制MMP-2、MMP-9及炎性因子對大鼠腦梗死溶栓時間窗的影響[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薛洋;針刺背俞穴對失眠模型大鼠腦組織差異蛋白表達的研究[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5年
3 樊星;新型針刺保暖絮片的研究與開發(fā)[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4 沈志全;針刺治療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臨床療效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陳麗華;針刺治療耳鳴的臨床療效觀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6 屈建雷;心理暗示對頸型頸椎病針刺治療的療效影響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7 張楠;經絡辯證取穴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8 王希友;針刺治療緊張型頭痛的動物實驗和現(xiàn)代文獻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9 范濤;針刺安神穴位治療老年人原發(fā)性失眠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10 劉瑜;不同針刺頻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針刺結合益氣祛風湯對ACD模型小鼠血清中IFN-γ、IL-4含量變化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24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25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