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端粒酶及靶向抗衰老研究
本文選題:端粒 + 端粒酶。 參考:《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7年03期
【摘要】:端粒是細胞染色體末端一段高度保守的重復核苷酸序列,在基因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及染色體穩(wěn)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是具有逆轉(zhuǎn)錄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復合體,它合成端粒重復序列添至染色體末端,維持端粒長度。端粒長度與細胞衰老密切相關,是分子老化的標志物,基于端粒酶延長端粒長度是近年來抗衰老的研究熱點。因此,本文查閱近幾年來有關端粒與衰老研究相關文獻,對端粒及端粒酶生物學功能和影響因素及與衰老關聯(lián)作一歸納總結(jié),并探討以端粒酶為靶點的抗衰老治療的最新進展,對今后抗衰老研究作出展望。
[Abstract]:Telomere is a highly conserved repeat nucleotide sequence at the end of chromosom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grity of gene structure and chromosome stability. Telomerase is a ribonucleoprotein complex with reverse transcriptase activity. It synthesizes telomere repeats to the end of chromosome and maintains telomere length. Telomere leng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cell senescence and is a marker of molecular aging. Telomere length extension based on telomerase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elomere and aging were reviewed,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lomere and telomerase,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aging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anti-aging therapy with telomerase as target was discussed. The future research on anti-aging is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分子疫苗學與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蓮花醫(yī)院體檢科;廈門湖里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與慢性病防治科;
【基金】: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3502Z20144058)
【分類號】:R339.3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宏斌;;端粒與端粒酶研究進展[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2 蔡軍,黃雪梅;端粒、端粒酶與衰老[J];生物學雜志;2004年04期
3 趙明;;端粒和端粒酶在植物生長發(fā)育中的調(diào)控作用[J];生物學通報;2005年10期
4 陳雪冬;張志勇;農(nóng)清清;;端粒、端粒酶與衰老[J];應用預防醫(yī)學;2009年01期
5 段周謹;母得志;屈藝;;端粒酶的非端粒保護作用[J];生命的化學;2010年02期
6 王天叫,楊善民;端粒、端粒酶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J];細胞生物學雜志;2000年04期
7 黃禮年,王安潮;端粒、端粒酶與腫瘤關系研究進展[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8 劉新;人端粒及端粒重復序列結(jié)合因子的研究現(xiàn)狀[J];國外醫(yī)學.泌尿系統(tǒng)分冊;2001年S1期
9 胡建,覃文新,萬大方,顧健人;端粒及端粒酶研究的最新進展[J];生命科學;2001年03期
10 任芳麗;端粒和端粒酶與衰老關系的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洪金;譚寧華;;端粒、端粒酶和腫瘤[A];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陳成彬;宋文芹;;32種植物端粒組構(gòu)信息的初步研究[A];“細胞活動 生命活力”——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全體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二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曹恩華;郭曉飛;張艷;李輝;;端粒DNA氧化損傷與端粒功能失調(diào)[A];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趙雙;趙子彥;;分裂鐘——端粒與人類衰老和癌癥[A];2006全國時間生物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高楊;龐建新;程希遠;劉叔文;吳曙光;;端粒酶與細胞衰老機制的研究[A];第七屆中國抗炎免疫藥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0年
6 譚錚;郝玉華;;端粒末端復制與細胞分裂控制[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7 郝玉華;譚錚;;端粒DNA末端復制機制研究:一個化學、數(shù)學手段解決生物學問題的例子[A];第五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曹恩華;陳艾;孫雪光;;用原子力顯微鏡對端粒DNA結(jié)構(gòu)進行直接觀測[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9 張文娟;;氧化應激對端粒、端粒酶的影響[A];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第八次學術會議暨全國反芻動物營養(yǎng)生理生化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0 胡麗娟;周福生;廖榮鑫;許仕杰;;端粒、端粒酶與大腸癌研究進展[A];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第十八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2006年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丁香園;端粒長短 預測冠心病風險?[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2 袁亞新;端粒決定壽命長短?[N];科技日報;2003年
3 [加拿大]艾利森·莫特盧克 何積惠 譯;人的壽命可以預測嗎?[N];文匯報;2012年
4 張樂 張雙雙;我科學家研究端粒,欲撥慢“生命時鐘”[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5 張孔生;劉院士為你解讀“端粒”[N];揚州日報;2009年
6 記者 熊琳;端粒和端粒酶:解開人類衰老及癌癥之謎[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7 張?zhí)锟?解開“科學算命”真相[N];大眾科技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蔡玉冰 通訊員 蒙麗;“返老還童”仍是神話[N];廣東科技報;2012年
9 荊晶;初為人父年齡大子女或更長壽[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10 記者 白毅;人類端粒功能調(diào)控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廣通;靶向端粒G-四鏈體配體誘導膠質(zhì)瘤端粒紊亂和端粒酶移位的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李俊;植物端粒結(jié)構(gòu)分析[D];武漢大學;2010年
3 劉利;急性髓性白血病細胞端粒酶活性、端粒狀態(tài)分析及其端粒酶活性調(diào)控因素的初步探討[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0年
4 陳釗;分子擁擠條件下化學小分子對端粒G-quadruplex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作用以及對端粒酶的抑制作用[D];武漢大學;2009年
5 金蕊;端粒酶催化亞基核仁定位的調(diào)控機制及其生物學意義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6 陳勇;羧基化單壁碳納米管對端粒酶及端粒的生物醫(yī)學效應[D];吉林大學;2012年
7 周平;端粒相關蛋白編碼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8 鄒亞學;5’調(diào)控序列的甲基化水平及siRNA對端粒酶活性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7年
9 鞏艷;端粒植入和端粒位置效應對胃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10 盧宏達;基于中醫(yī)整體觀念治法治則下的端錨酶和端粒酶反義寡核苷酸聯(lián)合作用對肺癌細胞端粒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龐達;FBW7與端粒的互作[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成銳;研究端粒酶活性和抑制的熒光新方法[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陽芳;人胚肺成纖維細胞端粒DNA損傷對端粒縮短的貢獻研究[D];武漢大學;2003年
4 田曉平;端粒酶RNA基因突變對Hela細胞生長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鄭梅竹;L-meq對MDCC-MSB1細胞端粒酶活性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孫士鵬;端粒酶催化亞基C端的結(jié)構(gòu)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7 王之龍;PinX1在端粒酶/端粒調(diào)控中的作用分析[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9年
8 孫瑩;雞三種不同細胞中端粒酶基因和c-myc基因表達水平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張子威;端粒、端粒酶活性在氯化鑭誘導MDCC-MSB1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10 穆云川;端粒縮短作為胃粘膜癌變的早期預警信號[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601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96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