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與其相關疾病
本文關鍵詞: 腸道微生物 Toll樣受體 型糖尿病 出處:《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6年1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腸道微生物是人類體內的正常菌群,對腸道的消化與代謝起著重要的作用,與人類的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關系.隨著研究的深入,腸道微生物與機體的免疫,疾病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了解.本綜述通過腸道微生物與腸道微生物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來闡述微生物的重要性.
[Abstract]:Intestinal microorganism is the normal microflora in human bod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of intestinal tract,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Diseas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known. This review reviews the importance of microbes through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intestinal microbes and intestinal microbiologically related diseases.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醫(yī)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81441047~~
【分類號】:R363
【正文快照】: 0引言眾所周知,腸道中分布著大量的微生物:約1014個,是正常成年人體細胞的10倍,這些微生物所蘊含的巨大基因組,是人類自身基因的近100倍[1,2],因此,有文章稱腸道微生物為“被遺忘的器官”[3].腸道微生物由大量的厭氧微生物組成,目前鑒別出來的已經有50多門,1000多種[4].人類腸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武娜;朱寶利;;人體腸道微生物與健康[J];科學;2013年02期
2 吳桂林;徐晶;;腸道微生物對動物蛋白質代謝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1993年02期
3 馮玉龍;;腸道微生物:人類身體的一部分[J];科學世界;2010年08期
4 劉威;姚文;朱偉云;;人體與腸道微生物間的互惠共生關系[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年11期
5 余章斌;郭錫熔;;重視腸道微生物組的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13年04期
6 ;研發(fā)動態(tài)[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4年07期
7 蔣婕;郭抗蕭;周賽男;張華玲;譚周進;;一種提取小鼠腸道中活體微生物的方法[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3年05期
8 ;Science:通過移植腸道微生物可“傳染”肥胖[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13年05期
9 黃秀艷;曾耀英;;腸道微生物群的病理生理學進展[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4年06期
10 金晶;彭穎;李曉波;;快速提取腸道微生物基因組DNA的方法[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繼華;杜叢;;動物腸道微生物的相關研究[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俐;;雞的腸道微生物與其營養(yǎng)的關系[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0年
3 朱偉云;姚文;毛勝勇;;腸道微生物研究:從組成到功能——腸道健康功能微生物的研究進展[A];第三屆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陳漢清;高迪;汪冰;柴之芳;趙宇亮;豐偉悅;;氧化石墨烯對腸道微生物增殖及生物學功能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5分會:納米生物醫(yī)學中的化學問題[C];2014年
5 李彤彤;李愛華;;應用高通量測序技術比較三種不同魚腸道微生物的群落結構[A];中國水產學會魚病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3年
6 姚琨;張日俊;;宿主腸道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和演替分析技術的演變和發(fā)展[A];第三屆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動物微生態(tài)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閻桂玲;咼于明;袁建敏;;啤酒酵母甘露寡糖對肉仔雞生長性能、腸道微生物及免疫的影響[A];家禽營養(yǎng)與飼料科技進展——第二屆全國家禽營養(yǎng)與飼料科技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趙國先;趙興鑫;張振紅;賀永康;左曉磊;胡雪靜;;中草藥益生元對肉雞腸道微生物和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A];2010畜牧業(yè)與低碳經濟科技論文集[C];2010年
9 徐良梅;李滿雨;單安山;;五味子提取物對肉仔雞生長性能和腸道微生物的影響[A];家禽營養(yǎng)與飼料科技進展——第二屆全國家禽營養(yǎng)與飼料科技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弓劍;任海軍;史彬林;閆素梅;王登峰;;殼聚糖對奶?寡趸δ芗昂竽c道微生物數量的影響[A];第六次全國飼料營養(yǎng)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記者 吳春燕 通訊員 祝和平;人類腸道微生物大清點[N];光明日報;2014年
2 記者 王小龍;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可治療糖尿病和肥胖[N];科技日報;2014年
3 記者 劉傳書;人類腸道微生物基因集數據庫問世[N];科技日報;2014年
4 常麗君;可依據腸道菌群將人群分為三類[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保紅;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及其與人體代謝相關性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忠原;家養(yǎng)水貂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姚瑛瑛;高脂飼料及藥物干預對大鼠腸道微生物的影響[D];山西大學;2014年
3 王丹;艾滋病合并丙肝感染者腸道微生物移位對機體免疫和肝功能的影響[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趙晗旭;不同野生動物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分析及功能初步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趙樂樂;雞雙向選擇家系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6 祭仲石;三種不同環(huán)境中鰱鳙腸道微生物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4年
7 劉麗麗;旋毛蟲與腸道微生物間相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郭科;飼用抗生素對肉雞葉酸營養(yǎng)代謝和腸道微生物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1年
9 何敏;豬腸道微生物對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減毒作用菌株的分離鑒定[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劉智苗;蟑螂腸道微生物的初步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490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49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