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離子對細胞自噬的誘導作用
本文關鍵詞: 自噬 分子機制 金屬離子 誘導 出處:《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自噬是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的重要生理過程,通過溶酶體降解錯誤折疊的蛋白質、異常的細胞器從而循環(huán)利用自身內含物。細胞自噬廣泛參與多種病理和生理過程,是當前生物醫(yī)學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自噬的分子機制能夠揭示自噬本質,不僅有利于理解自噬的生理意義,也有利于尋找新的藥物靶點,為治療疾病提供理論基礎。金屬離子能通過不同的信號通路誘導自噬,其研究對藥物開發(fā)和疾病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從自噬的分子機制、金屬離子的誘導作用兩方面進行闡述。
[Abstract]:Autophagy i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 in eukaryotes which degrades misfolded proteins through lysosomes. Abnormal organelles recycle their own inclusions. Autophagy participates in many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utophagy can reveal the nature of autophagy. It not only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autophagy, but also helps to find new drug targets,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Metal ions can induce autophagy through different signal pathways. It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rug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treatment, mainly from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utophagy and the induction of metal ions.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系統(tǒng)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化學化工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合成生物學平臺;
【分類號】:R329.25
【正文快照】: 1962年,Ashford和Porten通過電子顯微鏡在人的干細胞觀察到細胞存在“自己吃自己”現(xiàn)象,但限于當時科學技術條件,人們對這種現(xiàn)象知之甚少[1],直到1993年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從面包酵母中鑒別出了自噬相關基因(atg)[2],有關自噬的研究才得以迅速發(fā)展。隨著研究的深入,自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海杰;譚玉珍;;細胞自噬研究技術進展及其應用[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1年07期
2 錢帥偉;漆正堂;支彩霞;丁樹哲;;抑癌基因p53與細胞自噬[J];生命的化學;2011年05期
3 馬泰;孫國平;李家斌;;細胞自噬的研究方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2年03期
4 向波;易梅;李小玲;李桂源;;細胞自噬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2年03期
5 王珂;;細胞自噬與腫瘤治療的初步研究[J];科技風;2012年06期
6 楊智;;細胞自噬受蛋白質乙酰化調控[J];科學;2012年04期
7 ;乙;诩毎允烧{控中的功能及分子機制[J];中國基礎科學;2012年05期
8 陶冶;任曉峰;;細胞自噬與病毒感染[J];病毒學報;2013年01期
9 何賢輝;何健;歐陽東云;;細胞自噬與炎癥反應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3年02期
10 李桂蘭;閆華超;;細胞自噬與衰老[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赤;陳文捷;楊楊;李華;易述紅;陳規(guī)劃;;老年大鼠肝臟細胞自噬及其移植后改變[A];2013中國器官移植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2 劉杰民;紀云西;蔣歷;黃貴華;鄭超偉;郭超峰;;細胞自噬是探索中醫(yī)藥微觀機制的新思路[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2年
3 李康生;代劍平;;病毒感染與細胞自噬[A];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防治熱點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楊鍵;鄧玉杰;張曉燕;呂鵬飛;徐俊;楊穎;寧光;;脂肪細胞自噬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意義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5 陳英;樸英杰;;人肝細胞自噬性凋亡的形態(tài)學觀察[A];第十二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楊鍵;鄧玉杰;張曉燕;呂鵬飛;徐俊;楊穎;寧光;;脂肪細胞自噬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意義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7 趙穎;楊靜;廖文娟;劉向宇;張輝;王杉;王冬來;馮京南;俞立;朱衛(wèi)國;;胞漿中Fox01引起細胞自噬進而發(fā)揮抑制腫瘤的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第七屆全國中青年腫瘤學術會議——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腫瘤 明日之星”大型評選活動暨中青年委員全國遴選論文匯編[C];2011年
8 陳永;鄒s舠,
本文編號:1474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47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