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緊張素原基因多態(tài)性與低氧習服效果的關聯(lián)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9 14:31
本文關鍵詞:血管緊張素原基因多態(tài)性與低氧習服效果的關聯(lián)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急性高原反應 基因多態(tài)性 低氧習服 AGT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緊張素原基因(AGT)G-217A和T174M兩個位點的多態(tài)性與急性高原反應(AMS)的發(fā)生及其低氧習服效果的關系。方法:階段1:61名北方漢族大學生,在低氧室急性低氧暴露6 h(模擬海拔4 800 m),入室后先安靜休息30 min,再仰臥蹬車20 min,蹬車負荷定量為60 r/min、80 W,用路易斯湖評分系統(tǒng)(LLS)評價AMS,并記錄運動過程中HR、動態(tài)血壓、SpO_2等生理指標的值;階段2:進行3周模擬低氧訓練,氧含量分別相當于海拔2 500 m、3 500 m、4 800 m,同時以中等強度負荷量運動,2 h/d、4 d/周。3周后,再以階段1的試驗條件測試相應指標;采用PCR-RFLP法檢測受試者AGT基因G-217A和T174M位點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結果:第1次低氧暴露,在AGT基因的G-217A位點上,GG與GA+AA基因型受試者的各項生理指標無顯著性差異;第2次低氧暴露,GG基因型受試者的SpO_2明顯低于GA+AA基因型(P0.05);T174M位點的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攜帶者在2次暴露中其AMS發(fā)生率、VE、SpO_2、HR和血壓等生理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結論:G-217A位點可能是低氧習服的遺傳學標記;T174M位點的多態(tài)性與AMS的發(fā)生及低氧習服未見明顯關聯(lián)。
【作者單位】: 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北京體育大學研究中心;浙江工業(yè)大學體育科學研究所;
【基金】:北京市教委重點實驗室開放性課題
【分類號】:R339.5
【正文快照】: 急性高原反應(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指低海拔地區(qū)的人快速進入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后,機體在短時間內(nèi)受高原環(huán)境的缺氧、低氣壓等因素影響,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昏、頭痛和睡眠障礙等一系列癥狀[1],嚴重者可導致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 腫。高原缺氧是導致AMS發(fā)生的主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波,王之賢,于濤弓,景波;血循環(huán)障礙在高原凍傷中的形態(tài)計量觀測[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1996年03期
2 ;[J];;年期
,本文編號:1162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1622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