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應激調控細胞外基質代謝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氧化應激調控細胞外基質代謝的研究進展
【摘要】:機體遭受有害刺激引起活性氧簇(ROS)生成增加或抗氧化防御能力減弱時,可導致氧化-抗氧化失衡,引起氧化應激(OS)。OS可通過激活TGF-β1/Smad3、MAPK/ERK、PI3K/Akt、JAK/STAT、Nrf2/ARE、Wnt/β-catenin等一系列信號通路及其相關效應因子,造成組織器官細胞外基質(ECM)成分代謝及相關因子表達異常,參與骨關節(jié)、心血管、肝、腎等組織器官ECM代謝異常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目前關于OS和盆腔器官脫垂的關聯(lián)性的報道較少。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關鍵詞】: 氧化應激 細胞外基質 活性氧簇 纖維化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270684)
【分類號】:R363
【正文快照】: 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作為細胞之間的機械支持和連接結構,參與細胞之間的信號傳遞,ECM合成與降解異?蓪е乱幌盗屑膊〉陌l(fā)生發(fā)展。當機體遭受各種有害刺激時,體內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功能減弱、ROS產生過多,引起氧化/抗氧化失衡,導致氧化應激。氧化應激可影響ECM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明艷;晉學慶;;瘦素與氧化應激[J];海峽藥學;2008年02期
2 廖炎;樂園;;氧化應激與器官損害[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3年18期
3 田曉華;顧景范;孫存普;;氧化應激與抗氧化維生素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96年04期
4 王海蓉;核因子-κB與氧化應激[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2年03期
5 劉新;李建遠;;附睪氧化應激研究進展[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9年02期
6 王洪瑾;李毅;;硫化氫與氧化應激[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1年04期
7 盧文藝;趙明峰;;氧化應激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龔晴麗;李雪;魯嚴;;氧化應激相關性疾病中線粒體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3年10期
9 張洪平;唐寧;卞卡;;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脫偶聯(lián)與氧化應激[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12期
10 白雪麗;李平;張之芬;黃海燕;;吸煙對人體氧化應激的影響[J];新醫(yī)學;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小龍;劉華;倪松石;;氧化應激調控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減敏機制的動物水平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張冬雪;朱漢鋼;陳璐璐;廖云飛;;氧化應激介導大鼠主動脈高血糖代謝記憶的相關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3 王蕾;劉繼鋒;;氧化應激對于人體纖維蛋白原纖維化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4分會:納米生物傳感新方法[C];2014年
4 宗峰;丁國憲;程蘊琳;;氧化應激對人淋巴細胞端粒長度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暨海內外華人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肖滌;張一帥;李元建;彭軍;;血管過氧化物酶和過氧化氫酶在心臟氧化應激中的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學會2008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高蔚娜;吳健全;韋京豫;蒲玲玲;楊繼軍;孟斌;郭長江;;氧化應激對Met負載后大鼠肝細胞Hcy代謝的影響[A];營養(yǎng)與老年代謝病——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馬英鑫;江靜雯;王路;殷衛(wèi)海;;氧化應激可以增加CD38在C6細胞、BV2細胞及原代星狀膠質細胞中的表達[A];細胞—生命的基礎——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3年全國學術大會·武漢論文摘要集[C];2013年
8 王守宇;周建偉;;JWA在氧化應激誘導DNA單鏈損傷修復中的作用[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暨2011年全國前列腺藥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杜立波;高艷利;賈宏瑛;劉揚;;丹參素表面修飾可降低金納米顆粒誘導的氧化應激與細胞毒性[A];第十七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張琦;劉靜;許衍甲;王云芳;牛瑞蘭;;LOX-1基因沉默對ox-LDL誘導的人肝竇內皮細胞氧化應激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靈諾;身體異常與“氧化應激”有關[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2 郭楓;知未來 治未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3 徐述湘;專家研討“氧化應激窗口期”新假說[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4 劉海英;氧化應激是基因突變的主要潛在致因[N];科技日報;2009年
5 張福昌 作霖;氧化應激窗口期理論(WPOS)現(xiàn)代科學的生命“平衡”思想[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鵬宇;硫化氫在臭氧誘導的小鼠氧化應激模型中的作用機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2 陳群;氧化應激對動物消化道結構與功能影響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7年
3 劉瑩;氧化應激對內皮祖細胞作用的蛋白質組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4 趙秀軍;氧化應激和慢性炎癥影響睪丸間質細胞衰老的作用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駱慶和(Lok, Keng Hoe);快速老化APP/PS1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氧化應激調節(jié)AD三轉基因小鼠D421位點tau切割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陳瑩瑩;幾種主要的氧化應激因子的心血管效應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7 馮仁田;衰老的免疫學研究:自然衰老的免疫系統(tǒng)變化和氧化應激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宗峰;氧化應激致免疫老化的基礎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3年
2 李成紅;氧化應激對NKG2D配體表達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呂偉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細胞誘導氧化應激對TLR3表達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易若男;AAPH誘導氧化應激對胚胎成骨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4年
5 王曉捷;氧化應激中熱休克蛋白90對20S蛋白酶體功能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臧琳;腺病毒介導的hsp70對大鼠肝細胞氧化應激的保護作用[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2年
7 朱童娜;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誘導氧化應激后通過Nrf2/ARE通路調節(jié)TLR7表達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常宏;氧化樟腦對氧化應激損傷后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D];吉林大學;2012年
9 康瑞霞;氧化應激條件下PRAK參與Prx1磷酸化調控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10 王妲;染氟成骨細胞Ca~(2+)濃度、氧化應激和內質網(wǎng)應激狀態(tài)變化的意義[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18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101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