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與聚合類新聞客戶端比較研究 ————以“澎湃新聞”與“今日頭條”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3-02-08 16:43
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日漸取代電腦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在這種背景下,使用便利、內容豐富的移動新聞客戶端層出不窮,成為了媒介融合的新平臺。各大門戶網站最先看到這一新平臺的優(yōu)勢,紛紛推出了新聞客戶端,用戶基數龐大的門戶網站很快便占據大部分市場。與此同時,很多新興網絡公司也紛紛推出了聚合類新聞客戶端,聚合類新聞客戶端從用戶喜好出發(fā),依托“大數據”和“個性推薦”等技術優(yōu)勢,一經推出就發(fā)展迅猛,迅速實現了用戶從無到有的轉變,在市場占有率上與門戶網站不分上下。相比之下,傳統(tǒng)媒體的表現則過于遲鈍,在移動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進程中處于嚴重劣勢,然而為了更好的適應當今人們碎片化的閱讀需求,傳統(tǒng)媒體更需要抓住這次機會,使移動新聞客戶端成為傳統(tǒng)媒體轉型的重要陣地。聚合類新聞客戶端迅速地實現了用戶的從無到有,無疑是成功的范例,但是近年來也多次因內容侵權、虛假、低俗等問題被用戶和其他媒體機構批評,在發(fā)展中還應該不斷地改進。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因起步晚、技術匱乏、資金不足、欠缺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等原因阻礙了其發(fā)展速度,但是在內容上卻可以保持高質量的輸出。兩類新聞客戶端各有優(yōu)劣,因此,選取聚合類新聞客戶端和傳統(tǒng)媒...
【文章頁數】: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相關研究綜述
1.2.1 國內研究現狀綜述
1.2.2 國外研究現狀綜述
1.3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新聞客戶端概述
2.1 新聞客戶端的概念及分類
2.1.1 新聞客戶端的概念
2.1.2 新聞客戶端的分類
2.2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概述
2.2.1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的概念
2.2.2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歷程和現狀
2.2.3 “澎湃新聞”客戶端介紹
2.3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概述
2.3.1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的概念
2.3.2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歷程和現狀
2.3.3 “今日頭條”客戶端介紹
第3章 “澎湃新聞”客戶端與“今日頭條”客戶端的定位及內容生產之比較
3.1 媒介定位比較——反映新聞客戶端發(fā)展路線
3.1.1 “澎湃新聞”客戶端:專注“時政與思想”
3.1.2 “今日頭條”客戶端:追求廣泛與全面
3.2 內容生產比較——反映媒介業(yè)務能力水平
3.2.1 頻道設置比較
3.2.2 新聞選擇標準差異
3.2.3 內容數量對比
3.2.4 內容來源對比
3.2.5 內容呈現方式比較
第4章 “澎湃新聞”客戶端與“今日頭條”客戶端的功能及科技利用之比較
4.1 使用功能比較——反映新聞客戶端服務水平優(yōu)劣
4.1.1 “澎湃新聞”客戶端:注重簡單實用
4.1.2 “今日頭條”客戶端:強調娛樂性與互動性
4.2 內容分發(fā)對技術的利用比較——反映媒介適應市場需求能力
4.2.1 “澎湃新聞”客戶端:可脫離技術自行分發(fā)
4.2.2 “今日頭條”客戶端:完全依賴于技術支持
第5章 “澎湃新聞”客戶端與“今日頭條”客戶端的用戶信息之比較
5.1 用戶規(guī)模比較——反映新聞客戶端的知名程度
5.1.1 用戶人數
5.1.2 用戶月活人數
5.2 用戶使用習慣和需求分析——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核心
5.2.1 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
5.2.2 用戶對新聞客戶端的選擇偏好
5.2.3 用戶對新聞客戶端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需求
5.2.4 被調查者對新聞客戶端的評價
5.2.5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5.3 優(yōu)劣勢分析
第6章 啟示與建議
6.1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對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啟示
6.1.1 建立品牌效應
6.1.2 走垂直化、精細化路線
6.1.3 重視UGC/OGC等內容生產方式
6.1.4 增加使用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效果
6.1.5 加強科技利用,改變內容分發(fā)方式
6.2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對聚合類新聞客戶端的啟示
6.2.1 增強版權意識、鼓勵用戶創(chuàng)作
6.2.2 增設虛假、低俗等信息舉報機制
6.2.3 增加人工把關與機器把關相結合
6.2.4 建立公共事務討論平臺
6.2.5 技術優(yōu)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38026
【文章頁數】: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相關研究綜述
1.2.1 國內研究現狀綜述
1.2.2 國外研究現狀綜述
1.3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新聞客戶端概述
2.1 新聞客戶端的概念及分類
2.1.1 新聞客戶端的概念
2.1.2 新聞客戶端的分類
2.2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概述
2.2.1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的概念
2.2.2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歷程和現狀
2.2.3 “澎湃新聞”客戶端介紹
2.3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概述
2.3.1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的概念
2.3.2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歷程和現狀
2.3.3 “今日頭條”客戶端介紹
第3章 “澎湃新聞”客戶端與“今日頭條”客戶端的定位及內容生產之比較
3.1 媒介定位比較——反映新聞客戶端發(fā)展路線
3.1.1 “澎湃新聞”客戶端:專注“時政與思想”
3.1.2 “今日頭條”客戶端:追求廣泛與全面
3.2 內容生產比較——反映媒介業(yè)務能力水平
3.2.1 頻道設置比較
3.2.2 新聞選擇標準差異
3.2.3 內容數量對比
3.2.4 內容來源對比
3.2.5 內容呈現方式比較
第4章 “澎湃新聞”客戶端與“今日頭條”客戶端的功能及科技利用之比較
4.1 使用功能比較——反映新聞客戶端服務水平優(yōu)劣
4.1.1 “澎湃新聞”客戶端:注重簡單實用
4.1.2 “今日頭條”客戶端:強調娛樂性與互動性
4.2 內容分發(fā)對技術的利用比較——反映媒介適應市場需求能力
4.2.1 “澎湃新聞”客戶端:可脫離技術自行分發(fā)
4.2.2 “今日頭條”客戶端:完全依賴于技術支持
第5章 “澎湃新聞”客戶端與“今日頭條”客戶端的用戶信息之比較
5.1 用戶規(guī)模比較——反映新聞客戶端的知名程度
5.1.1 用戶人數
5.1.2 用戶月活人數
5.2 用戶使用習慣和需求分析——新聞客戶端的發(fā)展核心
5.2.1 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
5.2.2 用戶對新聞客戶端的選擇偏好
5.2.3 用戶對新聞客戶端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需求
5.2.4 被調查者對新聞客戶端的評價
5.2.5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5.3 優(yōu)劣勢分析
第6章 啟示與建議
6.1 聚合類新聞客戶端對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啟示
6.1.1 建立品牌效應
6.1.2 走垂直化、精細化路線
6.1.3 重視UGC/OGC等內容生產方式
6.1.4 增加使用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效果
6.1.5 加強科技利用,改變內容分發(fā)方式
6.2 傳統(tǒng)媒體新聞客戶端對聚合類新聞客戶端的啟示
6.2.1 增強版權意識、鼓勵用戶創(chuàng)作
6.2.2 增設虛假、低俗等信息舉報機制
6.2.3 增加人工把關與機器把關相結合
6.2.4 建立公共事務討論平臺
6.2.5 技術優(yōu)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38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73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