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聞中的官民話語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31 18:08
本文的核心研究問題是:在反腐案件中,民間話語與官方話語之間是否存在一致性和差異性,這種一致性和差異性又是如何呈現(xiàn)的。具體來看,可以拆分成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在同一反腐案件中,民間話語和官方話語在構(gòu)建自身話語空間時,是否有互相矛盾的地方?第二,民間話語和官方話語在面對同一反腐案件時,是否有相互利用和促進的地方,如果有,又是如何實現(xiàn)和呈現(xiàn)的?為了研究該問題,本文選取了“令計劃貪腐”一案,利用《人民日報》和天涯社區(qū)分別作為官方話語和民間話語的樣本來源,以期通過對樣本的分析得出兩類話語中的一致性和差異性。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令計劃貪腐案件中,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官方話語與以天涯社區(qū)為代表的民間話語之間既存在一致的一面,也存在差異的一面。其中一致的一面主要體現(xiàn)在對令計劃貪腐形象呈現(xiàn)和政府反腐形象宣傳兩點,而差異的一面則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話語空間的表達形式上。官方話語在表述上往往選擇以虛代實與“正面”宣傳,民間話語在表達形式上則更多采用戲謔的語言表達以及多元化的解讀。在令計劃貪腐案件中,兩個話語空間呈現(xiàn)出的更多的是民間話語單方面地借鑒官方話語,同時,民間話語的多元解讀及獨立的隱喻系統(tǒng),也造成了兩個話語...
【文章來源】: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文獻綜述與研究價值
1.2.1 文獻綜述
1.2.2 研究價值
1.3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nèi)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論依據(jù)
1.4.1 話語分析理論
1.4.2 框架分析理論
1.4.3 網(wǎng)絡(luò)政治學理論
2 令計劃貪腐案的話語文本抽樣
2.1 個案選取及依據(jù)
2.2 官方話語——《人民日報》報道
2.2.1 選取依據(jù)
2.2.2 樣本選取
2.3 民間話語——天涯社區(qū)主題帖
2.3.1 選取依據(jù)
2.3.2 樣本選取
3 令計劃貪腐案中的話語分析
3.1 宏觀角度:恩特曼議題框架分析
3.1.1 問題界定
3.1.2 原因分析
3.2 微觀角度:隱喻使用
4 反腐新聞中官民話語闡釋的一致性
4.1 令計劃的貪腐形象呈現(xiàn)
4.2 政府的反腐形象宣傳
5 反腐新聞中官民話語表述的差異性
5.1 官方話語的表達
5.1.1 以虛代實,引導輿論
5.1.2 “正面”宣傳,轉(zhuǎn)正形象
5.2 民間話語的表達
5.2.1 戲謔的語言
5.2.2 多元的解讀
6 我國反腐新聞的困境與建議
6.1 反腐新聞的困境
6.1.1 被動的“宣傳”式報道
6.1.2 前后矛盾中的“真相”缺位
6.1.3 身份定位下的“兩難全”
6.2 反腐新聞的建議
6.2.1 回歸新聞本位
6.2.2 平衡報道
6.2.3 加強多方合作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聞話語研究的超學科轉(zhuǎn)向——以英國《衛(wèi)報》中國反腐新聞的話語分析為例[J]. 王國鳳,邵培仁.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5(08)
[2]反腐新聞報道的誤區(qū)及輿論引導建議[J]. 金秀菊. 今傳媒. 2015(06)
[3]當代“新聞反腐”的倫理困境研究[J]. 彭華新. 新聞世界. 2014(12)
[4]官方與民間話語的交疊:黨報核電議題報道的多媒體融合[J]. 戴佳,曾繁旭,王宇琦. 國際新聞界. 2014(05)
[5]淺談如何讓新聞報道成為反腐的利刃[J]. 李金江. 傳播與版權(quán). 2014(05)
[6]網(wǎng)絡(luò)媒體反腐的總體態(tài)勢及問題——以十八大以來網(wǎng)絡(luò)媒體反腐案件為例[J]. 王詠梅,翟冬冬. 當代傳播. 2013(06)
[7]基于突發(fā)公共事件的雙重話語空間對比分析[J]. 王凌云,姜鴻文,馬凌,孫少晶. 當代傳播. 2013(02)
[8]雙重話語空間的形成與框架建構(gòu)[J]. 賈哲敏. 江蘇社會科學. 2012(S1)
[9]媒介話語分析的認知途徑:中美報道南海問題的隱喻建構(gòu)[J]. 甘蒞豪. 國際新聞界. 2011(08)
[10]網(wǎng)絡(luò)反腐:新媒體時代的反腐新聞范式——基于新聞傳播學的解構(gòu)[J]. 李立景. 東南傳播. 2011(04)
博士論文
[1]民間話語與政府話語的互動與博弈[D]. 卞清.復旦大學 2012
[2]中國貪腐丑聞的媒介呈現(xiàn)與新聞生產(chǎn)研究[D]. 李東曉.浙江大學 2010
[3]媒介權(quán)力與政治權(quán)力的結(jié)構(gòu)變遷[D]. 程金福.復旦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反腐報道中黨政形象的呈現(xiàn)與建構(gòu)[D]. 林瀟瀟.浙江大學 2015
[2]從“民間戲謔”到“官方承諾”[D]. 王雅慧.浙江大學 2015
[3]“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反腐新聞的話語分析[D]. 劉青.陜西師范大學 2015
[4]媒體官方微博對政治腐敗事件的呈現(xiàn)[D]. 崔江.西南政法大學 2015
[5]報紙反腐報道議程設(shè)置的對比研究[D]. 何潤萱.南昌大學 2014
[6]“反腐”新聞報道研究[D]. 李思俏.西南政法大學 2014
[7]雙重話語空間的博弈研究[D]. 何云斌.湘潭大學 2014
[8]Web2.0時代網(wǎng)絡(luò)輿論的生成與調(diào)控機制研究[D]. 鄒麗娜.暨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60727
【文章來源】: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文獻綜述與研究價值
1.2.1 文獻綜述
1.2.2 研究價值
1.3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nèi)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論依據(jù)
1.4.1 話語分析理論
1.4.2 框架分析理論
1.4.3 網(wǎng)絡(luò)政治學理論
2 令計劃貪腐案的話語文本抽樣
2.1 個案選取及依據(jù)
2.2 官方話語——《人民日報》報道
2.2.1 選取依據(jù)
2.2.2 樣本選取
2.3 民間話語——天涯社區(qū)主題帖
2.3.1 選取依據(jù)
2.3.2 樣本選取
3 令計劃貪腐案中的話語分析
3.1 宏觀角度:恩特曼議題框架分析
3.1.1 問題界定
3.1.2 原因分析
3.2 微觀角度:隱喻使用
4 反腐新聞中官民話語闡釋的一致性
4.1 令計劃的貪腐形象呈現(xiàn)
4.2 政府的反腐形象宣傳
5 反腐新聞中官民話語表述的差異性
5.1 官方話語的表達
5.1.1 以虛代實,引導輿論
5.1.2 “正面”宣傳,轉(zhuǎn)正形象
5.2 民間話語的表達
5.2.1 戲謔的語言
5.2.2 多元的解讀
6 我國反腐新聞的困境與建議
6.1 反腐新聞的困境
6.1.1 被動的“宣傳”式報道
6.1.2 前后矛盾中的“真相”缺位
6.1.3 身份定位下的“兩難全”
6.2 反腐新聞的建議
6.2.1 回歸新聞本位
6.2.2 平衡報道
6.2.3 加強多方合作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聞話語研究的超學科轉(zhuǎn)向——以英國《衛(wèi)報》中國反腐新聞的話語分析為例[J]. 王國鳳,邵培仁.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5(08)
[2]反腐新聞報道的誤區(qū)及輿論引導建議[J]. 金秀菊. 今傳媒. 2015(06)
[3]當代“新聞反腐”的倫理困境研究[J]. 彭華新. 新聞世界. 2014(12)
[4]官方與民間話語的交疊:黨報核電議題報道的多媒體融合[J]. 戴佳,曾繁旭,王宇琦. 國際新聞界. 2014(05)
[5]淺談如何讓新聞報道成為反腐的利刃[J]. 李金江. 傳播與版權(quán). 2014(05)
[6]網(wǎng)絡(luò)媒體反腐的總體態(tài)勢及問題——以十八大以來網(wǎng)絡(luò)媒體反腐案件為例[J]. 王詠梅,翟冬冬. 當代傳播. 2013(06)
[7]基于突發(fā)公共事件的雙重話語空間對比分析[J]. 王凌云,姜鴻文,馬凌,孫少晶. 當代傳播. 2013(02)
[8]雙重話語空間的形成與框架建構(gòu)[J]. 賈哲敏. 江蘇社會科學. 2012(S1)
[9]媒介話語分析的認知途徑:中美報道南海問題的隱喻建構(gòu)[J]. 甘蒞豪. 國際新聞界. 2011(08)
[10]網(wǎng)絡(luò)反腐:新媒體時代的反腐新聞范式——基于新聞傳播學的解構(gòu)[J]. 李立景. 東南傳播. 2011(04)
博士論文
[1]民間話語與政府話語的互動與博弈[D]. 卞清.復旦大學 2012
[2]中國貪腐丑聞的媒介呈現(xiàn)與新聞生產(chǎn)研究[D]. 李東曉.浙江大學 2010
[3]媒介權(quán)力與政治權(quán)力的結(jié)構(gòu)變遷[D]. 程金福.復旦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反腐報道中黨政形象的呈現(xiàn)與建構(gòu)[D]. 林瀟瀟.浙江大學 2015
[2]從“民間戲謔”到“官方承諾”[D]. 王雅慧.浙江大學 2015
[3]“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反腐新聞的話語分析[D]. 劉青.陜西師范大學 2015
[4]媒體官方微博對政治腐敗事件的呈現(xiàn)[D]. 崔江.西南政法大學 2015
[5]報紙反腐報道議程設(shè)置的對比研究[D]. 何潤萱.南昌大學 2014
[6]“反腐”新聞報道研究[D]. 李思俏.西南政法大學 2014
[7]雙重話語空間的博弈研究[D]. 何云斌.湘潭大學 2014
[8]Web2.0時代網(wǎng)絡(luò)輿論的生成與調(diào)控機制研究[D]. 鄒麗娜.暨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60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56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