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新聞傳播論文 >

特稿的文學面向 ——南香紅特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04:27
  說到特稿,人們總是會聯(lián)想起揭黑性質的深度報道。包括之前的冰點周刊,也是逐漸在向“硬新聞”的選材轉變。南香紅作為我國特稿文體的一名探索者,她則是為我們展示了特稿的另一個維度——特稿的“柔情”的一面。她對個人命運的關注,對社會弱勢群體與邊緣群體的聚焦,對邊遠地區(qū)神秘的自然景觀的呈現(xiàn),對歷史文化遺留問題的思考,都使得她的特稿展現(xiàn)了一個獨特的面向——文學性的面向。特稿的寫作可以依據(jù)筆者不同的風格特征有不同的偏向。南香紅與李海鵬都是《南方周末》的優(yōu)秀特稿記者,但二者的特稿寫作風格卻大有差異。相比二者的特稿作品,可以看出,南香紅的特稿較李海鵬的特稿更具有文學性的偏向,在《南方周末》報社內部,也把南香紅的特稿作品風格專門稱之為“南香紅特性”。南香紅的特稿作品凸顯了特稿這種文體獨具文學性的一面,但特稿畢竟是屬于新聞作品而不是文學作品,其特稿作品中的新聞性與文學性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張力?基于上述問題,本文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探究其特稿作品中的新聞性與文學性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是如何相互吸納與融合的。運用文學文體學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分析特稿中的具體語言特征。信源、引語、背景材料,是體現(xiàn)新聞文體特征的三大要素。新聞...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來源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綜述
        (一) 對特稿的研究
        (二) 對南香紅個人的研究
        (三) 對《南方周末》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 南香紅對特稿文體的貢獻
    一、南香紅對特稿的話語闡釋
        (一) 南香紅闡釋特稿寫作
        (二) 南香紅闡釋特稿記者
    二、南香紅特稿與《南方周末》
        (一) 好的特稿記者帶來的媒體知名度提升
        (二) 凸顯記者特稿寫作的個性化色彩
第三章 南香紅特稿的文體特征
    一、以具名信源為主
    二、以直接引語為主
    三、背景材料豐富,具有文學化色彩
第四章 南香紅特稿的個人敘事風格
    一、敘事者
        (一) 記者以獨立于新聞事件的隱蔽敘述者為主
        (二) 以當事人或知情人的角度來敘述
    二、敘事方式
        (一) 倒敘
        (二) 順敘
        (三) 預敘
    三、敘事視角
        (一) 零聚焦敘事
        (二) 內聚焦敘事
        (三) 外聚集敘事
    四、敘事策略
        (一) 注重設置懸念
        (二) 運用跳筆的手法
        (三) 極具戲劇沖突化色彩
第五章 南香紅特稿的文學性凸顯
    一、寫作偏向凸顯文學面向
        (一) 鋪陳人物周圍環(huán)境,渲染氣氛
        (二) 注重細節(jié)描寫
        (三) 借鑒文學作品表達
    二、傳達深厚的人文關懷
        (一) 題材上注重選擇軟新聞
        (二) 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與邊緣群體
        (三) 注重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學新聞:特征、文化價值與技術驅動的未來[J]. 陸曄.  新聞記者. 2018(05)
[2]記者文體意識與個體風格的互滲與博弈[J]. 劉勇,鄒君然.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
[3]新聞特稿的文學性及其對新聞價值的作用——以普利策特稿寫作獎作品為例[J]. 李薇,張麗.  江西社會科學. 2017(11)
[4]在“自由”與“尺度”之間:特稿的實踐之維——基于對李海鵬系列作品的考察[J]. 劉勇,鄒君然.  新聞大學. 2017(04)
[5]新聞領域非虛構寫作:新聞文體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探索[J]. 范以錦,匡駿.  新聞大學. 2017(03)
[6](1997-2016)理想的“外衣”:《南方周末》新年獻詞的話語變遷與集體記憶研究[J]. 章震,涂勝彬,陳席元,宋磊晨,能青青,范煒.  新聞界. 2016(19)
[7]從敘事學視角論《冰點》特稿敘事特點[J]. 曾奕,商娜紅.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8]“點燃理想的日子”——新聞界懷舊中的“黃金時代”神話[J]. 李紅濤.  國際新聞界. 2016(05)
[9]論普利策新聞獎特稿的文學性與創(chuàng)造性——基于接受美學視角[J]. 李薇,廖爽,季水河.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10]記者職業(yè)的生命線可以有多長[J]. 南香紅.  中國記者. 2015(02)

碩士論文
[1]新聞特稿敘事藝術研究[D]. 李曉辰.西華師范大學 2017
[2]《南方周末》“中國式特稿”的特色研究[D]. 劉任之.河北大學 2014
[3]《南方周末》特稿的敘事分析[D]. 高倩麗.山西大學 2013
[4]新聞特稿的文學敘事研究[D]. 劉志向.閩南師范大學 2013
[5]多維視野下的中國式特稿解讀[D]. 閆昆侖.暨南大學 2011
[6]《新京報》新聞特稿敘事策略研究[D]. 李雪.中國傳媒大學 2009
[7]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研究[D]. 陳海燕.暨南大學 2008
[8]新聞的敘事時序和敘事時距分析[D]. 劉瑩.蘇州大學 2006
[9]《南方周末》品牌策略研究[D]. 胡建斌.華中科技大學 2005
[10]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南方周末》二十年改版初探[D]. 張百寧.暨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2943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2943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543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