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的東亞傳播與文化認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18:16
本篇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為《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該詩意在精致的刻畫出詩歌主人公大叔射獵的場景。《大叔于田》作為305首中華詩歌原典之一,其深刻的內涵價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歷代以來,此詩在東亞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東亞學者勤于治詩闡釋,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但至今以來,還未有人將《大叔于田》的研究成果做出一番歸納梳理。無論是在詩歌主旨的闡釋,還是具體字詞句的考辯分析,都缺乏集成性的統(tǒng)一研究。同時東亞學者對《大叔于田》的研究本身便是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典型案例,對該經(jīng)驗進行及時的總結,能夠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提供重要啟發(fā);谝陨蟽牲c,本論文以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為視角,系統(tǒng)論述了東亞學者關于《大叔于田》的治詩成果,并從漢語國際教育視角較有新意的挖掘出《大叔于田》的實際應用價值。全文共分為三章。第一章為《大叔于田》全詩的詩歌主旨研究。關于詩旨之說,東亞學者歷來爭論不休。通過梳理諸家觀點,本文得出共有十二種詩旨之說的結論。分別是:刺莊公說、愛叔段說、美田說、諷太叔段說、描寫太叔段狩獵場面說、憂叔段不義而得眾說、鄭俗浮薄說、刺濫駕君車說、贊美貴族田獵說、大叔段的擁護者贊美段打獵說、...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詩旨考辯
1.1 刺莊公說
1.2 愛叔段說
1.3 其他學說
第二章 《大叔于田》詞句分析
2.1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第一章詞句考辯
2.1.1 “叔于田,乘乘馬”考辯
2.1.2 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
2.1.3 叔在藪,火烈具舉
2.1.4 襢裼暴虎,獻于公所
2.1.5 將叔無狃,戒其傷女
2.2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第二章詞句考辯
2.2.1 叔于田,乘乘黃
2.2.2 兩服上襄,兩驂雁行
2.2.3 叔在藪,火烈具揚
2.2.4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2.2.5 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2.3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第三章詞句考辯
2.3.1 叔于田,乘乘鴇
2.3.2 兩服齊首,兩驂如手
2.3.3 叔在藪,火烈具阜
2.3.4 叔馬慢忌,叔發(fā)罕忌
2.3.5 抑釋掤忌,抑鬯弓忌
第三章 《詩經(jīng)》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啟示——以《大叔于田》為例
3.1 《詩經(jīng)》的文化意義和傳播啟示
3.2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
3.3 漢語國際教育視野下的《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教學設計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術本位 文化觀照——評王曉平《日本詩經(jīng)學史》[J]. 石祥. 中國比較文學. 2010(03)
[2]敦煌《詩經(jīng)》殘卷與日本《詩經(jīng)》古抄本互校舉隅[J]. 王曉平. 敦煌研究. 2008(01)
[3]遣唐使時代的“書籍之路”[J]. 王勇. 甘肅社會科學. 2008(01)
[4]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的六個層面[J]. 王兆鵬. 江漢論壇. 2006(05)
[5]《詩經(jīng)》之于日本江戶文藝[J]. 王曉平.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3)
博士論文
[1]《詩經(jīng)》鄭、衛(wèi)詩歌研究[D]. 楊潔.山東師范大學 2015
[2]日本《詩經(jīng)》傳播史[D]. 張永平.山東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日本明治《詩經(jīng)》學史論(1868~1912)[D]. 張永平.山東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69580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詩旨考辯
1.1 刺莊公說
1.2 愛叔段說
1.3 其他學說
第二章 《大叔于田》詞句分析
2.1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第一章詞句考辯
2.1.1 “叔于田,乘乘馬”考辯
2.1.2 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
2.1.3 叔在藪,火烈具舉
2.1.4 襢裼暴虎,獻于公所
2.1.5 將叔無狃,戒其傷女
2.2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第二章詞句考辯
2.2.1 叔于田,乘乘黃
2.2.2 兩服上襄,兩驂雁行
2.2.3 叔在藪,火烈具揚
2.2.4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2.2.5 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2.3 《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第三章詞句考辯
2.3.1 叔于田,乘乘鴇
2.3.2 兩服齊首,兩驂如手
2.3.3 叔在藪,火烈具阜
2.3.4 叔馬慢忌,叔發(fā)罕忌
2.3.5 抑釋掤忌,抑鬯弓忌
第三章 《詩經(jīng)》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啟示——以《大叔于田》為例
3.1 《詩經(jīng)》的文化意義和傳播啟示
3.2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
3.3 漢語國際教育視野下的《詩經(jīng)·鄭風·大叔于田》教學設計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術本位 文化觀照——評王曉平《日本詩經(jīng)學史》[J]. 石祥. 中國比較文學. 2010(03)
[2]敦煌《詩經(jīng)》殘卷與日本《詩經(jīng)》古抄本互校舉隅[J]. 王曉平. 敦煌研究. 2008(01)
[3]遣唐使時代的“書籍之路”[J]. 王勇. 甘肅社會科學. 2008(01)
[4]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的六個層面[J]. 王兆鵬. 江漢論壇. 2006(05)
[5]《詩經(jīng)》之于日本江戶文藝[J]. 王曉平.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3)
博士論文
[1]《詩經(jīng)》鄭、衛(wèi)詩歌研究[D]. 楊潔.山東師范大學 2015
[2]日本《詩經(jīng)》傳播史[D]. 張永平.山東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日本明治《詩經(jīng)》學史論(1868~1912)[D]. 張永平.山東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695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06958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