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使用對女性自我客體化的影響 ——理想美內化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2-15 13:34
大眾媒體對女性身體的客體化內容影響女性的心理與行為,這在媒介批評與媒介效果研究中都有豐富的成果。但以往研究多為實驗環(huán)境下的狀態(tài)自我客體化研究,尚少關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隨時在線的社交媒體對女性的特質自我客體化的影響。建立在前人的研究上,本研究通過對在校女大學生的問卷調查,構建了關于社交媒體的使用、女性的理想美內化、自我客體化和身體監(jiān)視行為的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了社交媒體的使用如何影響女性的理想美內化、自我客體化和身體監(jiān)視行為。研究發(fā)現(xiàn)含有女性身體客體化內容的社交媒體的使用對女大學生的認知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使用越多,越認同理想美,越傾向于自我客體化,對身體監(jiān)視則未見顯著影響,而是通過理想美內化與自我客體化的多重中介產(chǎn)生間接影響。理想美內化的中介機制揭示了社交媒體是如何傳達理想美的,以及這些信息的內化如何引導女性對自己身體的感知,從而導致更高的特質自我客體化和更頻繁的身體監(jiān)視,本研究強調了將社交媒體視為理想美來源的重要性。此外,本研究也表明自我客體化過程的認知維度(即理想美內化和自我客體化)先于其行為維度(即身體監(jiān)視)。本文討論了中國年輕女性自我客體化現(xiàn)象的成因及其帶來的心理健康風險和社會風險的...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chuàng)新點
2 理論基礎與研究模型建構
2.1 客體化理論中的自我客體化
2.2 馬克思異化理論中的自我客體化
2.3 女性主義主客體研究中的自我客體化
2.4 自我客體化的心理機制:理想美內化的中介作用
2.5 社交媒體影響女性自我客體化
3 研究方法
3.1 樣本選擇
3.2 概念測量
4 研究數(shù)據(jù)及分析
4.1 描述性統(tǒng)計和初步分析
4.2 測量模型評估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不足與展望
5.3 降低女性自我客體化程度的建議
6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034942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chuàng)新點
2 理論基礎與研究模型建構
2.1 客體化理論中的自我客體化
2.2 馬克思異化理論中的自我客體化
2.3 女性主義主客體研究中的自我客體化
2.4 自我客體化的心理機制:理想美內化的中介作用
2.5 社交媒體影響女性自我客體化
3 研究方法
3.1 樣本選擇
3.2 概念測量
4 研究數(shù)據(jù)及分析
4.1 描述性統(tǒng)計和初步分析
4.2 測量模型評估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不足與展望
5.3 降低女性自我客體化程度的建議
6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0349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303494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