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戰(zhàn)“疫”傳播:從觀念到實踐的解析
【文章目錄】:
一、觀念的解析
(一)傳遞真相與動態(tài)跟蹤
(二)宣傳動員與輿論監(jiān)督
(三)凝聚共識與撫慰情感
二、實踐的路徑
(一)大局意識:綜合調(diào)度,科學部署戰(zhàn)“疫”傳播
(二)新聞實踐:重視“現(xiàn)場”,正面報道與輿論監(jiān)督并舉
(三)民生服務:調(diào)整編排,特別節(jié)目助推科學防疫
(四)文藝創(chuàng)作:解壓共情,電視文化扮演特殊角色
三、結語
【參考文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宜君;;融媒環(huán)境下電視傳播價值的新拓展[J];現(xiàn)代視聽;2018年11期
2 王健;;電視傳播如何適應融媒體新時代[J];記者搖籃;2019年05期
3 賀俊銓;;新媒體電視傳播的類型與特性分析[J];電視指南;2017年08期
4 本刊編輯部;;深度解讀2017湖南衛(wèi)視電視傳播解決之道[J];聲屏世界·廣告人;2016年12期
5 董興燕;;新媒體形勢下電視傳播與服務的轉變[J];西部廣播電視;2017年02期
6 陶宇;;新媒體時代電視傳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7年17期
7 馮麗;沈春美;陳淑梅;;淺議電視傳播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J];才智;2011年10期
8 付彥軍;;電視傳播的“興趣危機”與“信任危機”[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9 樊作殷;;發(fā)揮電視傳播優(yōu)勢 營造反腐倡廉輿論氛圍[J];黨的建設;2007年03期
10 謝毅;;數(shù)字化對電視傳播的影響[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戴俊潭;電視傳播與轉型期中國農(nóng)民的意識現(xiàn)代化[D];復旦大學;2004年
2 包鵬程;圖像時代的電視“言說”[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博健;溫布爾登網(wǎng)球錦標賽電視傳播中的儀式傳播研究[D];新疆大學;2018年
2 雎凌;中國對外電視傳播的發(fā)展演變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3 崔丹;數(shù)字技術環(huán)境下重考電視傳播基礎理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曹婷;新視聽時代網(wǎng)絡電視傳播的建構[D];安徽大學;2010年
5 時丹;廣西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電視傳播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6 莊婷婷;電視傳播中的粉絲文化效應[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蕊;書法文化的電視傳播訊息系統(tǒng)分析[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8 孫建鋒;文學批評電視傳播現(xiàn)象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9 羅娟;以電視傳播為例分析大眾傳播的負面效應[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向東;試論電視傳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876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87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