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網絡民粹主義的表現及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10:25
【摘要】:民粹主義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政治現象,出現于特定的社會轉型期。中國目前正處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轉型期,隨著市場化程度的加深,社會利益格局發(fā)生了新的分化組合,呈現出利益主體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社會矛盾凸現。民眾對現實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情緒。傳統的主流媒體上,權威、精英占主導地位,民眾幾乎沒有表達自己聲音的機會。網絡的出現改變了這種話語權不平等的局面,給民眾提供了一個表現自己的平臺。這樣,現實社會中的民粹主義就延伸到了網絡虛擬世界,形成了網絡民粹主義。 本文首先對民粹主義進行了一般分析。由于民粹主義本身缺乏一個統一性的定義,所以本文一開始對民粹主義的核心元素、主要特征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中國民粹主義的淵源,從而解釋了什么是民粹主義以及民粹主義從何而來的問題。其次,結合民粹主義、網絡民粹主義的理論,重點分析了轉型期我國網絡民粹主義的表現。從總體上來看,我國轉型期網絡民粹主義表現為民族民粹主義、民主民粹主義和文化民粹主義三種類型。民族民粹主義是強調愛國主義的民族主義的極端形式;民主民粹主義以我國社會轉型期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為關注點,,追求社會公平正義、批判社會現實;文化民粹主義是對權威和主流文化的反抗、消解。這三種表現既有積極理性的方面,也有消極非理性的方面。再次,本文闡述了轉型期網絡民粹主義的成因和社會影響。網絡民粹主義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有著深刻地原因。網絡民粹主義的三種表現類型使網絡世界里出現了多元的網絡輿論格局,對現實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雙重的,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網絡民粹主義。最后,針對轉型期網絡民粹主義的消極、非理性表現提出了干預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完善利益協調機制、完善民意表達機制、優(yōu)化網絡技術平臺、創(chuàng)新政府管理模式等。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206
本文編號:2680012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敏;聶長久;;中國近現代民粹主義思潮研究綜述[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胡巖;民粹主義和社會主義[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1999年02期
3 張穎;;淺析網絡民粹主義[J];德州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王君玲;石義彬;;網絡事件中的民粹主義現象分析——以“哈爾濱警察打死大學生”事件為例[J];國際新聞界;2009年04期
5 斯·齊澤克;查日新;;抵御民粹主義誘惑(上)[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09期
6 夏亮;;網絡群體事件中民粹主義興起的成因分析[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7 劉練軍;;民粹主義司法[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8 王璐;方曉強;;網絡民粹主義的潛流:2000~2010年中國網民行為意識的個案分析[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1年01期
9 付玉輝;;正視互聯網傳播世界的虛擬民粹主義[J];互聯網天地;2012年09期
10 郭中軍;;警惕網絡民粹主義來襲[J];社會觀察;2009年12期
本文編號:26800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68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