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07:19
【摘要】: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生存方式,人們不僅生存在現(xiàn)實的物理世界,而且還生存于人類智慧的技術空間——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里,人們以網絡實踐方式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構的教育對象關系是一種主體間性關系,而不是一種主客體關系。然而,現(xiàn)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對象關系仍然是一種相對簡單、固定的主客體關系。這種相對穩(wěn)固的主客體關系在網絡社會空間中已被網民網絡實踐的互動本質所擊破。網絡世界中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不是單一、穩(wěn)定的主客體關系,而是一種主客體之間相互轉化的主體間性關系。為了更好地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內在本質及其內在本質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效應與發(fā)展趨勢,本文就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研究》作為博士論文加以研究。本文共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第一章緒論。在緒論里,作者簡要概述了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緣由與依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研究的基本框架與創(chuàng)新點以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研究的意義等。第二部分是本文第二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理論基礎。在這一章里,作者深入探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內在理論淵源。其理論淵源的根源在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均具有人內在的本質屬性,并由此溯源了中西方就人主體間性的理論源泉,以借鑒理論源泉為本文的理論論證服務,強化本文的理論深度與厚度。第三部分是本文第三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本質界定。在這一章里,作者探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質的規(guī)定性,即何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以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本質與特征,僅此是不夠的,還需進一步探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結構表達,這是因為內在結構表達是從靜態(tài)視角剖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內在本質。第四部分是本文第四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生成演化。在這一章里,作者主要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生成演化的機制、動力、狀態(tài)以及規(guī)律等方面加以闡述:生成機制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生成演化的理論基礎;生成動力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生成演化的發(fā)展源泉;生成狀態(tài)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生成演化的外在體現(xiàn);生成規(guī)律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生成演化的內在必然。第五部分是本文第五章網絡主體間性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應和第六章基于網絡主體間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審視。第五章內容的實質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應,目的是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的內在本質探究其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第六章是在第五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基礎上審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第六部分是論文結束語。在結束語里,作者總結了論文在理論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與存在的不足。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4;G206
,
本文編號:2672268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4;G206
,
本文編號:2672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67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