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用戶持續(xù)使用意愿影響因素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03:11
【摘要】:面對移動互聯(lián)網“下半場”競爭格局,各互聯(lián)網巨頭紛紛推出小程序產品,以求在未來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微信小程序發(fā)布于2017年1月,上線僅一年其日活躍用戶已達1.7億。微信創(chuàng)始人張小龍對小程序自我定位是一種無需安裝下載、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需卸載的輕型應用。不論是挖掘線下場景價值,還是解決移動應用分發(fā)的長尾困境,微信小程序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但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微信小程序面臨著內外部兩種危機,從外部看微信小程序面臨來自其他巨頭小程序的沖擊,從內部看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本文主要從如何提升用戶留存率這一問題出發(fā),通過對用戶持續(xù)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的探究,對微信小程序的產品競爭力提升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實現提高微信小程序用戶留存的實踐價值。從理論意義來看,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步入“下半場”,經典信息技術接受模型在新技術環(huán)境下的適用性有待考察,以微信小程序為對象對經典的信息技術接受與持續(xù)使用模型進行驗證。為獲取真實有效的影響因子,本文采用文獻調研和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首先從文獻調研的結果中抽取可用的變量和理論基礎,結合微信小程序這一研究主體進行初步篩選,同時設計訪談提綱并選取合適對象進行深度訪談,這一步是從非結構化訪談中獲取開放式思維,整理訪談內容并提煉出具有共性的變量,最后將兩者的結果進行結合,最終確定期望確認程度、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娛樂性、相對優(yōu)勢和使用習慣作為自變量,將滿意度和持續(xù)使用意愿作為因變量。在確認了影響變量后,本文即構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戶持續(xù)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根據模型和以往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設,并對變量進行定義。結合經典量表編制調查問卷,發(fā)放、回收和篩選數據,最后嵌入理論模型進行模型分析,驗證研究假設后得到實證研究結果,其中14條研究假設成立,1條研究假設不成立。研究發(fā)現微信小程序持續(xù)使用意愿影響機制如下:(1)用戶的期望確認程度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娛樂性均有顯著正向影響;(2)用戶的滿意度是影響持續(xù)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戶的使用習慣對持續(xù)使用意愿沒有預期的正向影響。研究結果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根據研究結果,本文從微信小程序平臺的角度提出實踐啟示,結果認為降低感知成本,提高創(chuàng)新優(yōu)勢和期望確認程度將有效提升用戶留存率,此外根據本文的研究框架的思路深入討論媒介與人的互動關系,從媒介反思的角度探討人機共處的矛盾。
【圖文】:
技術路線圖
圖 2-1 技術接受模型圖技術接受模型以可操作性強的優(yōu)勢受到學者們的廣泛應用,但過于簡潔也造成了該模型一定程度上解釋力不足的問題。所以在各種信息系統(tǒng)用戶使用動機和接受意愿的預測研究中,學者往往針對不同的信息技術的特征,以技術接受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G206
【圖文】:
技術路線圖
圖 2-1 技術接受模型圖技術接受模型以可操作性強的優(yōu)勢受到學者們的廣泛應用,但過于簡潔也造成了該模型一定程度上解釋力不足的問題。所以在各種信息系統(tǒng)用戶使用動機和接受意愿的預測研究中,學者往往針對不同的信息技術的特征,以技術接受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嘯;;整合技術接受模型的薈萃分析:基于國內10年研究文獻[J];情報雜志;2017年08期
2 顏端武;劉國曉;;近年來國外技術接受模型研究綜述[J];現代情報;2012年02期
3 王麗茹;李鑫;周sネ,
本文編號:26719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67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