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lián)網技術的傳播應用及其倫理挑戰(zhàn)
[Abstract]:The intrinsic logic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world and human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verall perception, reliable transmission, and intelligent processing, places people and everything in a network of all-around information interactions, which not only brings about a structural remodeling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physical world, but also brings about a structur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he social ethics system causes the imp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n examines the possible ethical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he commun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from three aspects: human subjectivity, social psychological hidden danger and difficu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ethical challeng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hope that it will be helpful to realize the good mutual agreement betwee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human society.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
【基金】:河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自媒體時代危機管理研究”(項目編號2013-ZG-010)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穆青精神的現(xiàn)實影響及其傳承研究”(項目編號14AXW002)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新景;江琴寧;樸大志;;家庭物聯(lián)網:廣電的一個必爭之地[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2 葛如江;宋迪;;物聯(lián)網——從概念炒作到產業(yè)起步[J];中國傳媒科技;2009年11期
3 劉永謀;吳林海;;極權與民主:物聯(lián)網的偏好與風險——以圓形監(jiān)獄為視角[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年05期
4 孔彬;;物聯(lián)網在廣電行業(yè)的應用研究[J];中國數(shù)字電視;2012年10期
5 屈海濤;;基于物聯(lián)網的新華社標準化工作淺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3年13期
6 長慶;;以科技替代習慣——物聯(lián)網、三網融合、云計算等新興產業(yè)受關注[J];科技與企業(yè);2011年04期
7 任丹;趙鴻燕;;物體即媒介:物聯(lián)網的傳播圖景與倫理困境[J];新聞前哨;2011年01期
8 肖榮春;;物聯(lián)網:人類邁向智能的傳播[J];聲屏世界;2011年02期
9 趙英;張美;謝彩云;;用戶接受手機物聯(lián)網的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10 劉葉婷;;數(shù)據 智慧城市的“能量場”[J];數(shù)據;201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方向麗;李t ;;基于物聯(lián)網的電臺智能化管理[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2014年學術年會暨第七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和優(yōu)秀論文獎頒獎大會論文集(三等獎)[C];2014年
2 尹麗娜;;物聯(lián)網助力打造“智慧”媒體[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12年學術年會、五屆四次理事會暨第六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的“人才獎”和“優(yōu)秀論文獎”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石雨畋;物聯(lián)網帶給傳統(tǒng)媒體 更多的是機遇[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2 記者 潘曄;物聯(lián)網來了,中國有國際話語權[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3 記者 徐園 周松華 童穎駿;物聯(lián)網,打造智慧生活[N];浙江日報;2010年
4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文芳;市場熱點:從概念走向具體應用[N];通信產業(yè)報;2011年
5 記者 吳江波;三網融合、物聯(lián)網列入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N];人民郵電;2010年
6 安之;十年發(fā)展 日新月異[N];經濟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娟;物聯(lián)網的傳播圖景與傳播倫理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2 朱麗媛;物聯(lián)網時代下“口袋電視”App的設計構想[D];河北大學;2016年
3 禹純順;論物聯(lián)網的文化傳播屬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513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215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