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空間“中國式怨
本文選題:社會心理 + 江西師范大學 ; 參考:《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正當下中國社會情感體系與社會穩(wěn)定的"紅燈"已然亮起,學界理應對其進行審慎梳理與應對考量。2017年1月7日,首屆新媒體與社會心理學術研討會暨《探索與爭鳴》中國社會心態(tài)系列論壇(第二場)在江西師范大學隆重舉行。會議由《探索與爭鳴》和江西師范大學傳播學院主辦,《現(xiàn)代傳播》協(xié)辦,江西師范大學新媒體與社會心理研究中心承辦,來自香港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近70位專
[Abstract]:Just as the red light for China's social emotional system and social stability has come to light, academics should carefully comb it and consider it. On January 7, 2017, The first Symposium on New Media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Forum of Chinese Social Psychology (the second) were held i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nference was sponsored by the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and 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nference was co-organized by the Center for New Media and Social Psychology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rom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底層青年群體心理極化的傳媒干預研究”(項目編號:16BXW002)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C912.6;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茂莉;影響現(xiàn)代社會心理的諸因素探討[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2 史炳軍;變遷中的陜西社會心理:問題與對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3 王繼榮;從“五項因素公式”看社會心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J];甘肅理論學刊;2001年03期
4 趙本濤;;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消極社會心理透視[J];內部文稿;2001年24期
5 羅教講;信息公開、社會基礎與社會心理[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孫元明;試論社會心理承受能力與社會心理的關系[J];重慶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7 韋吉鋒,曹文華;試論網(wǎng)絡與社會心理的交互整合[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吳海燕;當前我國農(nóng)村反貧困社會心理支持系統(tǒng)構建研究[J];蘭州學刊;2005年01期
9 劉讓新;論高科技對社會心理的影響[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潘劍鋒,張玉芬;論健康的社會心理狀態(tài)及其建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大均;陳旭;;中國轉型時期公民的社會心理承受能力研究(I)[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2 萬濤;;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要關注社會心理[A];科學發(fā)展觀與領導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3 田步雙;;試析當今國企工人的社會心理[A];中國現(xiàn)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湯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條件下的社會心理[A];中國現(xiàn)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車文博;;當代中國大陸人社會心理的特點及其走向[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6 孔陸泉;;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解開的一道難題——按要素分配中的公平正義觀及一種社會心理的矯正[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萬書玉;;改革開放30年社會心理變遷透視[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孟慶龍;;從世界歷史視野看經(jīng)濟危機對西方價值觀和社會心理的影響[A];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第六輯)[C];2009年
9 何琪;;分化與失衡:轉型期社會心理疏導機制建立的原因與途徑探討[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10 李學昌;董建波;;社會心理與社會轉型:江浙滬鄉(xiāng)村婚姻觀念變遷調查[A];中國現(xiàn)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 肖暢;從社會心理著手化解執(zhí)法沖突[N];長江日報;2013年
2 中共長治市委黨校 暴偉晨;危機管理中的社會心理救治[N];山西黨校報;2013年
3 宜賓學院 何奎蓮;建立社會心理 救助疏導機制[N];光明日報;2013年
4 沈杰;十多年來中國社會心理之嬗變[N];北京日報;2005年
5 宋惠昌 李建華 成伯清 李偉民;走出“社會性的二難困境”[N];北京日報;2013年
6 沈杰;當前八大社會心理解析[N];北京日報;2005年
7 中央財經(jīng)大學社會學系 羅佳;試析當代青年價值觀念變化現(xiàn)狀及社會原因[N];大眾科技報;2006年
8 郭德宏;考量變動中的心跡[N];北京日報;2005年
9 本版編輯 白全貴 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 青連斌 中央黨校博士 劉海湘 王榮啟 晏榮 中科院心理學博士 侯瑞鶴;社會心理:和諧社會的傳感器[N];河南日報;2006年
10 張敏;準確把握和諧社會的內涵[N];人民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袁靜;中國農(nóng)村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改革中的社會心理變動(1978-1984)[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婷婷;科技創(chuàng)新的社會心理因素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余玖珍;轉型期中國民眾的社會心理失衡與引導[D];中南大學;2003年
3 谷巖;論轉型期中國農(nóng)民社會心理的雙重變遷[D];吉林大學;2013年
4 劉虹;利益沖突視域下社會心理失衡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5 劉瑾;當代中國轉型期社會心理問題研究[D];延安大學;2016年
6 解曉燕;扎根理論視閾下城郊失地農(nóng)民城市社會心理融入問題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7 李朔;“仇富”社會心理的唯物史觀闡釋[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吳迪;論我國政府培養(yǎng)健康社會心理的責任與進一步措施[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9 金瑾;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對百姓社會心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10 徐晨;流行語與社會文化心理嬗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99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99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