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gòu)建新媒體傳播中的“新新聞倫理”
本文選題:新聞倫理 + 新媒體傳播。 參考:《青年記者》2017年12期
【摘要】:正網(wǎng)絡(luò)空間的倫理行為引導,不僅需要外部引導與約束,更需要的是能力建設(shè),讓更多的網(wǎng)絡(luò)傳播者明白行為邊界,提升"新新聞倫理"能力。以社交媒體、網(wǎng)絡(luò)傳播為標志的新媒體的繁榮帶來新聞傳播活動的大發(fā)展,不論是職業(yè)記者還是"公民記者",不論是職業(yè)新聞傳播還是非職業(yè)新聞傳播,活躍度都大幅度提升。從工具理性的角度看,這種活躍度體現(xiàn)了技術(shù)進步的作用;從價值理性的角度看,這種活躍度存在行為失范的隱憂。這種
[Abstract]:The guidance of ethical behavior in positive cyberspace needs not only external guidance and restraint, but also capacity-building, so that more network communicators can understand the boundary of behavior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new news ethics". The prosperity of new media, marked by social media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brought about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news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whether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or "citizen journalists", whether professional news dissemination or non-professional news dissemination, the activity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his activity reflects the func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rationality, there is a hidden worry that the activity is out of order. This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G21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胡泳;;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網(wǎng)絡(luò)意見領(lǐng)袖?[J];新聞記者;2012年09期
2 王卉;;中國新聞傳媒倫理失范成因與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3 馬藝;張培;;多重價值的融合與沖突——新聞倫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層闡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鈺;陸洪磊;;構(gòu)建新媒體傳播中的“新新聞倫理”[J];青年記者;2017年12期
2 曹晶;王立東;;思想政治教育路徑下對網(wǎng)絡(luò)意見領(lǐng)袖的引導與管理[J];黨史博采(理論);2017年02期
3 秦永和;徐璐;;淺析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wǎng)絡(luò)意見表達引導機制的構(gòu)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4 李昊朗;;關(guān)于新媒體背景下群體性意見形成因素的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年04期
5 周敏;王陽;何謙;;風險傳播圖景中的童年:兒童影像的建構(gòu)、再現(xiàn)政治與傳播倫理[J];國際新聞界;2016年12期
6 涂凌波;;草根、公知與網(wǎng)紅:中國網(wǎng)絡(luò)意見領(lǐng)袖二十年變遷闡釋[J];當代傳播;2016年05期
7 陳媛媛;;知識精英的網(wǎng)絡(luò)化生存與公共表達[J];傳媒觀察;2016年09期
8 宋春艷;;網(wǎng)絡(luò)意見領(lǐng)袖公信力的批判與重建[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年04期
9 孫曉雪;張輝哲;包阿茹娜;;“意見領(lǐng)袖”: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青少年德育的引路人[J];教育導刊;2016年04期
10 陳勁松;楊均;;微博輿論的社會監(jiān)督[J];新聞前哨;2016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董武全;;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的哲學思考[J];新聞知識;2007年09期
2 逯改;;傳媒社會責任的倫理審視[J];蘭州學刊;2007年09期
3 趙黎;;新聞、受眾、社會的平衡桿——新聞道德[J];新聞知識;2007年03期
4 王平;;從“有償新聞”到“有償不新聞”——當前新聞職業(yè)道德問題芻議[J];新聞傳播;2005年11期
5 鄭保衛(wèi),陳絢;傳媒人對“有償新聞”的看法——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調(diào)查報告[J];新聞記者;2004年05期
6 田中初;媒介素養(yǎng):一種正在興起的教育實踐[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7 劉建明;傳統(tǒng)新聞價值觀的自我顛覆[J];當代傳播;2002年05期
8 鞠健夫;從媒體行為看新聞倫理[J];新聞通訊;2002年04期
9 諸佳英;社會倫理和新聞職業(yè)道德孰為先[J];視聽界;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偉;方奕晗;;“茶水發(fā)炎”事件牽出新聞倫理爭論[J];采.寫.編;2007年03期
2 管成云;譚婷;;轉(zhuǎn)型期新聞倫理的困境與突圍[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王曉明;;如何構(gòu)建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倫理[J];青年記者;2009年20期
4 吳歡;;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的新聞倫理探析[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5 南燕;;淺議新聞倫理建設(shè)中自律的重要性[J];當代電視;2009年11期
6 李友海;張建;;“人肉搜索”加速新聞倫理建構(gòu)[J];新聞知識;2010年06期
7 王賀新;展江;;暗訪偷拍關(guān)鍵看是否涉及公共利益——新聞圖像倫理問題訪談之二[J];青年記者;2011年01期
8 王雯;;論從媒體行為審視新聞倫理的道德建設(shè)[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2年11期
9 崔軍民;;基于新聞倫理下的“人肉搜索”分析[J];新聞窗;2013年03期
10 熊曉Z,
本文編號:1861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nwenchuanbolunwen/186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