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小說敘事倫理演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5 08:45
本文關鍵詞:荒島小說敘事倫理演變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敘事倫理 人與自然 人與社會 人性 演變 荒島小說
【摘要】:本文選取了“荒島小說”不同時期的三部代表作品《魯濱孫漂流記》、《格列佛游記》和《海灘》為研究對象,運用敘事倫理批評的方法,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個倫理基本層面入手,分析三部小說中通過各種敘述手法的運用所展現(xiàn)出的倫理這三個基本方面的演變發(fā)展脈絡。根據(jù)倫理的這三個基本方面,本文分了三個大章分別進行論述。第一章展現(xiàn)了三部小說中關于人對自然從征服到懷疑征服再到回歸自然的倫理演變歷程。該章首先從分析笛福的敘事時空安排入手,解讀其欲以人的理性征服自然的強烈倫理表達;接著通過分析斯威夫特的諷刺敘事修辭手法,解析其對以理性征服自然之不合理的質(zhì)疑;最后從新近荒島小說《海灘》情節(jié)安排分析中解讀作者回歸自然的深刻倫理闡述。第二章從人類社會關系的角度考察三部小說中反映出的啟蒙之后人類社會關系的演變。笛福披著啟蒙思想的外衣,實際宣揚的是以殖民主義和實用主義為核心的落后倫理觀念;而斯威夫特正是對以笛福代表的非全面啟蒙者的落后和虛偽展開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可惜囿于沒有提出解決方案;《海灘》敘述中對平等和諧人類社會關系的追求和探索相較于前兩者是極大進步和發(fā)展。第三章圍繞這三部小說中關于人性認識的演進展開。論文首先通過對笛福情節(jié)安排的分析解讀其理性可導人性完善的倫理觀點;與笛福的觀點大相徑庭,斯威夫特以戲仿敘事修辭的手法表達出人性中有著根深蒂固的惡。加蘭通過對前人的反思和總結(jié),在《海灘》敘述中對人性做出了比較全面的倫理表達:人性中善與惡兩種因子并存,并在外界因素刺激下交替主導人性。結(jié)語中對三部小說敘述中反映出的上述倫理三個主要方面的演變脈絡進行了梳理和總結(jié)。
【關鍵詞】:敘事倫理 人與自然 人與社會 人性 演變 荒島小說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106.4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3
- 第一章 人與自然關系演變的敘事倫理13-25
- 第一節(jié) 《魯濱孫漂流記》征服自然的敘事表達13-17
- 第二節(jié) 《格列佛游記》對征服自然的懷疑17-21
- 第三節(jié) 《海灘》回歸自然的敘事主旨21-25
- 第二章 人類社會關系演變的敘事倫理25-33
- 第一節(jié) 《魯濱孫漂流記》中贊揚殖民壓迫的敘事主張25-27
- 第二節(jié) 《格列佛游記》對違背啟蒙設想社會關系的批判27-30
- 第三節(jié) 《海灘》關于人類和諧平等關系的反思和探索30-33
- 第三章 人對自我認識演變的敘事倫理33-45
- 第一節(jié) 《魯濱孫漂流記》中理性引導人性完善的敘事表述33-38
- 第二節(jié) 《格列佛游記》人性惡之戲仿敘事38-41
- 第三節(jié) 《海灘》中對人性深刻而全面的認識41-45
- 結(jié)語45-48
- 參考文獻48-52
- 致謝52-53
- 個人簡歷53
- 碩士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小芳;張紀鴿;;解構英國荒島小說[J];長城;2011年10期
2 薛家寶;荒島:“文明人類”的透視鏡——論《蠅王》對傳統(tǒng)荒島小說的突破[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3 楊萍;;論《蠅王》與英國荒島小說的另類荒島求生[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4年08期
4 程家才;;荒島小說《魯濱遜飄流記》與《蠅王》之比較[J];銅陵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5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譚方黎;西方荒島小說典型文本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2 周寧;論《海灘》對傳統(tǒng)荒島小說的繼承與發(fā)展[D];青海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巍;荒島小說敘事倫理演變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6年
4 武文娟;英國荒島小說中的基督教因素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5年
5 劉景;顛覆和創(chuàng)新[D];河北大學;2010年
6 馬玲玲;論《藍色的海豚島》對荒島小說傳統(tǒng)的顛覆[D];河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164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91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