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錢鐘書的神韻觀——兼與曹順慶先生商榷
本文關(guān)鍵詞:論錢鐘書的神韻觀——兼與曹順慶先生商榷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錢鐘書 曹順慶 《滄浪詩話》 神韻觀
【摘要】:曹順慶先生認為,錢鐘書多處征引《滄浪詩話》所謂"詩之有神韻者"一語,既弄錯了"神韻"的時代和出處,也混淆了"神韻"的提法和它的理論淵源。事實上,錢鐘書認為"神韻"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境界,"優(yōu)游痛快,各有神韻"。按照錢鐘書對"神韻"的理解,《滄浪詩話》已經(jīng)闡明了"神韻"的核心內(nèi)涵。這一論斷直接關(guān)系到錢鐘書對《滄浪詩話》學術(shù)價值的判定,也關(guān)系到錢鐘書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總體評價。因此,對錢鐘書而言,這是一個很難改動的"大判斷"。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湖北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中心;
【關(guān)鍵詞】: 錢鐘書 曹順慶 《滄浪詩話》 神韻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4YJC751025)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9批面上資助項目(2016M592355)
【分類號】:I207.22
【正文快照】: “神韻”是中國古典詩論的一個核心范疇。錢鐘書在《談藝錄》中借朋友鄭朝宗之口斷言“神韻乃詩中最高境界”(1),并多處征引《滄浪詩話》所謂“詩之有神韻者”一語。然而,《滄浪詩話》從未提及“神韻”這個術(shù)語。曹順慶先生、鄭澈博士在《錢鐘書對嚴羽〈滄浪詩話〉的誤解與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東;臺灣和日本的《滄浪詩話》研究概況述評[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2 劉雅杰;從南宋閩僧的話頭看《滄浪詩話》[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陳捷;嚴羽《滄浪詩話》美學思想初探[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孫文飛;;透視《滄浪詩話》[J];唐山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尹文濤;;論《滄浪詩話》中的“識”[J];懷化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王惠;;論《滄浪詩話》的“師古”思想體系及其得失[J];中州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7 許揚男;;錢鐘書論《滄浪詩話》之“詩之宗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8 郭競芳;;詩體之辨——兼論《滄浪詩話》中初唐諸詩體[J];殷都學刊;2008年04期
9 范小青;;“識”、“悟”、“法”與《滄浪詩話》的理論體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鐘厚濤;;《滄浪詩話》“體系性”問題再審視——兼與朱志榮教授商榷[J];學術(shù)月刊;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蔡厚示;;嚴羽與《滄浪詩話》[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臺進強;;詩性思維機制:《滄浪詩話》詩史意識新透視[A];東方叢刊(2000年第1輯 總第三十一輯)[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白燁;常中有異 淡而有味[N];文學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對話:《滄浪詩話》的接受理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楊丹;《滄浪詩話》的語言觀[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穎;《歲寒堂詩話》與《滄浪詩話》詩論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萬輝;《滄浪詩話》詩學創(chuàng)新及其對宋元詩學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1年
5 王文琪;論《滄浪詩話》的詩悟理論[D];青島大學;2012年
6 楊潔;《滄浪詩話》的風格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卓;;《滄浪詩話》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8 宋冬瑩;《滄浪詩話》的主要藝術(shù)觀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年
9 宮水晶;闡釋的差異:宇文所安與郭紹虞《滄浪詩話》研究之比較[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10 王國英;《滄浪詩話》思辨的方式及其詩評品格[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6963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69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