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第七天》小說敘事及其倫理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7-07-04 21:10
本文關鍵詞:余華《第七天》小說敘事及其倫理問題
【摘要】:在死無葬身之地的社會性傷痛悲劇與"死無葬身之地"的文學化溫情夢境之間,余華小說《第七天》以簡潔敘述、詩性想象與超然同情、直面現(xiàn)實促成其以輕帶重、化繁為簡的敘事法則,顯示著獨特的倫理意義。對《第七天》小說敘事的研究需要突破僅僅從素材角度評判其大眾新聞植入特點,進一步審視其文學意義生成,關注其文本話語匯聚的小說人物、作者與讀者多元主體對話所形成的文學倫理關系。
【作者單位】: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西華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關鍵詞】: 余華 《第七天》 死無葬身之地 敘事倫理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學倫理的現(xiàn)代嬗變與價值構建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XZW005 西華師范大學創(chuàng)新團隊文學知識學研究項目成果
【分類號】:I207.42
【正文快照】: 從冷峻客觀的暴力敘事、人性解構到冷眼主觀的亡靈敘事、幽冥重構,當代作家余華仍不失其創(chuàng)作的新銳,其小說敘事一直特立獨行。以他者眼光之極冷,洞悉嚴酷生存世界,言說自我心腸之極憫,搭建溫情人倫境界。在看似絕望的敘事中凸顯人性關懷,在獨特的敘事風格中蘊含鮮明的倫理呈現(xiàn)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志宏;;挽歌與證詞——讀柴然長詩《死無葬身之地》[J];五臺山;2011年06期
2 陳遷;謝春;;成功的改編——淺談道具“石灰”在話劇《死無葬身之地》中的2次運用[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3 張中信;;稗草的宿命[J];散文詩;2010年13期
4 芊流;;我的女友優(yōu)選法則[J];視野;2013年19期
5 小凡;;思想之美[J];青年科學;2007年05期
6 水果;YEE;;愛情,,死無葬身之地[J];風采;2008年08期
7 陳國元;;“死無葬身之地”是真正的安息地——論余華的《第七天》中理想型生存狀態(tài)[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8 ;歡樂吧[J];婚姻與家庭;2005年09期
9 范春雙;;內心的戰(zhàn)爭——《死無葬身之地》的戲劇沖突[J];戲劇文學;2009年05期
10 小Q;;網游驚魂[J];初中生之友;2006年35期
本文編號:5193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51933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