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七子”正義之一——以“前七子”諸人聚合、交游及其文學主張為考察中心
本文關鍵詞:明代“前七子”正義之一——以“前七子”諸人聚合、交游及其文學主張為考察中心
【摘要】:明代中期文壇的"前七子"一直以來都作為文學史的重要流派而被人們所熟知,但這一提法并不是非常妥當、準確,長期以來并未受到學術界的重視。詳細考察"前七子"成員的仕宦、聚合與交往,可以看出徐禎卿與"前七子"諸人不僅聚合在一起的時間短暫,群體交往也未見頻密,他與諸人的聯(lián)系主要是通過和李夢陽的唱和而產(chǎn)生的。徐禎卿被列入"前七子"成員,與當時的文壇領袖李夢陽交往的關系重大。分析"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可以看到"文必秦漢,詩必盛唐"這一口號并不能真正地概括所有成員,他們的崇古各有差異。所謂明代"前七子"的提法,并不能全面地、徹底地反映明代弘治、正德年間的文學復古運動的概況。
【作者單位】: 西安財經(jīng)學院文學院;
【關鍵詞】: 明代 前七子 交游 文學理論 正義
【分類號】:I206.2
【正文快照】: 明代“前七子”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文學史上的重要流派!端膸烊珪偰俊氛f:“明代文章自前后七子而大變,前七子以李夢陽為冠,何景明附翼之,后七子以攀龍為冠,王世貞應和之!盵1](p1507《)明史·文苑傳》更明確地說:“弘、正之間,李東陽出入宋元,溯流唐代,擅聲館閣,而李夢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卓越;前七子文復秦漢說的幾個意義向度[J];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01期
2 史小軍;;論明代前七子之儒士化[J];文學評論;2006年03期
3 郭皓政;;明代政壇南北之爭與前七子的崛起[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3期
4 鄭利華;;前七子文學集團的形成及其發(fā)展特點[J];中國文學研究(輯刊);2005年01期
5 史小軍;論明代前七子的關學品性[J];文藝研究;2005年06期
6 魏強;;前七子三事考論[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王承丹;前七子衰微的內部原因探析[J];南都學壇;1996年02期
8 黃卓越;前七子之前與同時的文章復古意識[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9 郭平安;高益榮;;論明代前七子李何之爭[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10 張如安;;夜蛙鳴露 自極聲致——論明代張琦詩歌與“前七子”的分野[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方錫球;“前七子”的“詩變”觀[N];光明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高宏洲;以李夢陽、何景明為典型的前七子復古詩學的文化闡釋[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宋黎黎;明前期詩壇宗唐思想下的格調論與性情論對前七子的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艷;楊慎詩學與明代中期文學復古思潮[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19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51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