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戲法”——《比利·巴思格特》中的身份構(gòu)建與美國夢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02:42
E. L.多克托羅的小說《比利·巴思格特》以第一人稱回憶視角,講述了少年比利在美國大蕭條期間加入黑幫打拼的一段往事。小說中,比利在不同的身份間自由切換,且在他者的影響下不斷重塑自我,這反映了后現(xiàn)代身份不僅缺乏連續(xù)的同一主體,而且依賴于語言的建構(gòu)。比利以父輩為模板,試圖將自己塑造成美國夢故事的主人公,然而敘事的自省性和內(nèi)在矛盾曝露了他的刻意洗白,讓整個身份建構(gòu)呈現(xiàn)造假之嫌疑。這建構(gòu)/解構(gòu)過程不僅揭示了美國夢榮光背后隱藏的罪惡與黑暗,也暗示著個體和民族身份認同的虛構(gòu)屬性。
【文章來源】:外國文學.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身份的流動多變
二、身份里的他者
三、身份的虛構(gòu)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史的碎片與拼圖式敘事空間——《比利·巴思格特》的后現(xiàn)代敘事策略分析[J]. 魏婷,顏碧洪,彭穎.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2]西方文論關(guān)鍵詞 他者[J]. 張劍. 外國文學. 2011(01)
[3]同一與差異:從現(xiàn)代到后現(xiàn)代身份認同[J]. 陶家俊.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4(02)
[4]暴力、金錢與情感鈍化的文學話語——讀多克特羅的《比利·巴思格特》[J]. 張沖. 國外文學. 2002(03)
[5]關(guān)注歷史和政治的美國后現(xiàn)代派作家E.L.多克托羅[J]. 楊仁敬. 外國文學. 2001(05)
本文編號:3581922
【文章來源】:外國文學.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身份的流動多變
二、身份里的他者
三、身份的虛構(gòu)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史的碎片與拼圖式敘事空間——《比利·巴思格特》的后現(xiàn)代敘事策略分析[J]. 魏婷,顏碧洪,彭穎.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2]西方文論關(guān)鍵詞 他者[J]. 張劍. 外國文學. 2011(01)
[3]同一與差異:從現(xiàn)代到后現(xiàn)代身份認同[J]. 陶家俊.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 2004(02)
[4]暴力、金錢與情感鈍化的文學話語——讀多克特羅的《比利·巴思格特》[J]. 張沖. 國外文學. 2002(03)
[5]關(guān)注歷史和政治的美國后現(xiàn)代派作家E.L.多克托羅[J]. 楊仁敬. 外國文學. 2001(05)
本文編號:3581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358192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