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當代小說中的巴洛克反諷——以“游戲小說”派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7-28 13:42
"巴洛克反諷"由羅蘭·巴特提出,代表了語言的轉向。它從表現外部世界轉而揭示語言所指之間的關系,它是語言對語言的質問。以法國"游戲小說"派為代表的當代文學凝聚了"巴洛克反諷"的特征,在語義、句法、詞法和戲仿幾個方面均有所表現。"巴洛克反諷"是一門反形而上學的語言,它不再關心語言是否能夠傳達穩(wěn)定的意義,甚至以消解任何意義為樂趣。它是一門反理性的語言,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各相并立,融匯交通的文本世界中。它同時又是不及物的語言,只關注自身,將語言的物質性作為此在唯一的實在。
【文章來源】:文藝理論研究. 2019,3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 無意義、悖論、比喻
二、 繁復與斷裂
三、 具有反諷性質的戲仿
結 語
本文編號:3308018
【文章來源】:文藝理論研究. 2019,3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 無意義、悖論、比喻
二、 繁復與斷裂
三、 具有反諷性質的戲仿
結 語
本文編號:3308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330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