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層的扁平化與故事層的模式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佳能;從觀念到靈魂——90年代中后期農村題材小說中文學與政治的關系[J];文藝評論;2000年01期
2 李琨;"五四"以來農村題材小說覺醒的女性形象論[J];河池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吳小荻;;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中“群眾”形象淺論[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4 胡言會;;農村題材小說中“農民性”的價值重建問題探析[J];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5 陳莉;;新時期中國農村題材小說的幾點變化[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6 白秀蘭;;匱乏與浮淺:目前農村題材小說的整體缺陷——對當下農村題材小說的批評[J];名作欣賞;2009年15期
7 李平;毛毛;;“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的價值與意義[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徐剛;;1950至1970年代農村題材小說中的城市敘述[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0年06期
9 魏雪;;論十七年的農村題材小說[J];大眾文藝;2010年21期
10 潘澍;;改革開放后二十年農村題材小說概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丹;;近代經濟史視野下的茅盾文學創(chuàng)作——以農村題材小說為例[A];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料專題研究[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肖百容;近年來的農村題材小說:“隔”與回避[N];文藝報;2003年
2 袁毅;“80后”寫作農村題材小說走紅網(wǎng)絡[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3 牛玉秋;農村題材小說30年[N];中國藝術報;2008年
4 廖旭東 湖北;不支持學生閱讀當下農村題材小說[N];文藝報;2010年
5 胡子龍;農村題材小說緣何“模式化”?[N];文學報;2012年
6 張玨娟;誰來為農村題材小說捧場[N];四川日報;2003年
7 關仁山;喧囂的世界,沉默的土地[N];文藝報;2002年
8 楚良;關于農村題材小說創(chuàng)作的幾點想法[N];文藝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高慧斌;農民與土地:說不盡的故事[N];遼寧日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江湖;我們該向文學經典汲取什么[N];文藝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孫曉文;“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的革命書寫[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西超;紅色版圖上的想象之旅[D];浙江大學;2007年
3 葉君;農村·鄉(xiāng)土·家園·荒野[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利娟;時代訴求與革命規(guī)限下的鄉(xiāng)村言說[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春艷;柳青農村題材小說的承接與嬗變[D];延安大學;2015年
2 惠若新;“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中的“勞動”與女性書寫[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李琨;論“五四”以來農村題材小說中覺醒的女性形象[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方曉輝;中國現(xiàn)當代農村題材小說中的社會學[D];廈門大學;2001年
5 黃敏宜;“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經典性”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6 李娜;論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中的黨務工作者形象[D];中南大學;2009年
7 張倩紅;“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風景描寫及其藝術功能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8 申毅;融會于藝術性中的政治性文學——重評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農村題材優(yōu)秀小說[D];新疆大學;2004年
9 劉入瑞;《山雨》和三十年代農村題材小說[D];青島大學;2009年
10 吳玉玉;“十七年”農村題材小說中的私人生活書寫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22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82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