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義視角下《上帝的兒女都有翅膀》的解讀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712.0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靜;;從后殖民主義視角解讀《金銀島》[J];語文建設;2017年27期
2 楊林;;后殖民主義批評中的“他者”鏡像:失語·對位·超越·流散[J];文學理論前沿;2016年01期
3 張?zhí)?袁文菁;;“后殖民期的德國——德國殖民史及其遺存”教學單元述評[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年01期
4 朱繼軍;;后殖民主義史學的移植與超越——以《英國的課業(yè):19世紀中國的帝國主義教程》一書為討論中心[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7年04期
5 黃璜;劉瑾瑾;;《黑暗之心》中的“他者”形象[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6年23期
6 張慧竹;;從“方言”角度來透析《金陵十三釵》中的后殖民主義[J];北方文學;2017年06期
7 李娜;;對小說《已知的世界》的后殖民主義解讀[J];青年文學家;2017年20期
8 曾思;;《幸福蛋糕店》后殖民主義視角再解讀[J];牡丹;2017年14期
9 劉惠;;后殖民主義視角下解讀V.S.Naipaul的《半生》[J];北方文學;2017年18期
10 杜敏;;從后殖民主義角度分析瓊斯皇的身份重建[J];青年文學家;2017年2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趙寧;;論后殖民主義批評語境下理論對翻譯抉擇的啟示[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2 張婷;;重建美國夢——《美國在心中》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身份重建[A];2017中國·廈門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學術論壇暨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第十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7年
3 宋志明;;文化“歸航”與文化反抗——論沃勒·索因卡后殖民主義創(chuàng)作的文化形態(tài)[A];東方叢刊(2002年第2輯 總第四十輯)[C];2002年
4 肖晏妮;孫鐳娟;羅健;張海燕;高豪;;譯文的文化表達分析[A];外語教育與翻譯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5 楊乃喬;;從文化沖突到后殖民主義消解[A];面向二十一世紀:中外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張潔;;民族身份的建構——以后殖民主義解讀《郊區(qū)佛陀》[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7 西蒙·杜林;陳太勝;;后殖民主義和全球化:一種辯證的關系?[A];東方叢刊(1999年第1輯 總第二十七輯)[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西北大學科學史高研院 楊莎;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北美博物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2 劉兵;后殖民主義視野中的科學[N];中華讀書報;2003年
3 焦莉君;“印度現(xiàn)當代文學與后殖民主義”課題結項[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4 趙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后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北京 陶東風;不透明世界里的“舞者”[N];社會科學報;2004年
6 荊州師范學院 黃忠順;從問題的求解出發(fā)[N];社會科學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敬慧;永遠的異鄉(xiāng)客[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2 王艷玲;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賽珍珠小說再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李思捷;身份書寫與跨文化心態(tài)透視[D];暨南大學;2003年
4 姚曉鳴;從后殖民主義到世界主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5 姜飛;在解構中建構[D];四川大學;2003年
6 綦亮;弗·伍爾夫小說中的民族身份認同主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裴虹;“在滿”朝鮮人散文文學后殖民主義研究[D];延邊大學;2017年
8 邱金英;文化帝國主義思潮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玲雪;后殖民主義視角下《上帝的兒女都有翅膀》的解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年
2 韋紅雁;后殖民主義小說中女性形象的象征意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馬思遠;在后殖民主義語境下解讀唐·德里羅的作品《名字》[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4 馬朝霞;后殖民主義小說中顏色意象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5 王昕梅;后殖民主義視角下《藻海無邊》中女主人公文化身份探尋之旅[D];沈陽師范大學;2015年
6 胡菊花;從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視角看中國文化的輸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劉海清;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翻譯策略選擇[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崔貝貝;《翻譯與帝國:后殖民理論解讀》(引言和第一章:后殖民主義研究和翻譯研究)翻譯實踐報告[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9 韋銘;他者的悲劇—從后殖民主義解讀《藻海無邊》[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10 陳娟;用后殖民主義理論解析《野草在歌唱》[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737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77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