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文學(xué)中的貞操觀念及其表達(dá)——從美籍華裔作家譚恩美的幾個(gè)長篇小說談起
[Abstract]:The view of the chastity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American woman writer Tan Enmei's novel is the weak link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an Enmei agrees with the love-based non-marital sex, the widow has the freedom to remarry, the violence of the female does not belong to the chastity, the male and female should abide by the moral of the chastity. Tan Nun's view of chastity breeds the democratic thought of people-oriented and gender equality, and has the author's aesthetic ideal for the "Equality, good care, harmony, respect, loyalty" of sexual relations. This is not only the inductive rebell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chastity in China, but also a rational transcendence, which shows the author's respect for the individual's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life, as well as the deep concern and rational consideration of the issues such as the female sexual desire, the chastity, the fate of life and so on.
【作者單位】: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分類號(hào)】:I712.07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然;;小議譚恩美小說中的“中國”形象[J];芒種;2013年04期
2 康慨;;譚恩美幽靈小說登上暢銷榜[J];華文文學(xué);2006年01期
3 譚岸青;;命運(yùn)和信仰——譚恩美新作《命運(yùn)的對立面》解讀[J];當(dāng)代文壇;2006年04期
4 盧俊;;譚恩美的新作《拯救溺水小魚》[J];外國文學(xué)動(dòng)態(tài);2007年03期
5 楊媛;;虛構(gòu)與想象——論譚恩美《靈感女孩》[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7年10期
6 謝燕燕;;真實(shí)的假象,假象的真實(shí)——論譚恩美《拯救溺水魚》中的全球傳媒思想[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張小麗;;從譚恩美的小說《拯救溺水魚》看英譯中的改寫[J];牡丹江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9年06期
8 鄭新民;;譚恩美:為苦難而寫作——《救救溺水魚》評(píng)論摭拾[J];福州大學(xué)學(xué)報(bào)(哲學(xué)社會(huì)科學(xué)版);2009年03期
9 王秀蓮;;從中西方文化視角看譚恩美作品中的倫理主題[J];黑龍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bào);2009年09期
10 楊潔;;接受理論視閾下的譚恩美作品[J];時(shí)代文學(xué)(下半月);2009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9條
1 王子未;華裔作家譚恩美:教你面對他人苦難[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2 本報(bào)記者 康慨;譚恩美幽靈小說登上暢銷榜[N];中華讀書報(bào);2005年
3 李景端;“譯寫”替換翻譯絕不可取[N];文藝報(bào);2007年
4 古榕;譚恩美的喜與悲[N];中華讀書報(bào);2001年
5 士曾;譚恩美筆下的靈異東方[N];中華讀書報(bào);2006年
6 [美國]沈?qū)?謊言與真話[N];文學(xué)報(bào);2006年
7 張陟;將鬧劇進(jìn)行到底[N];文藝報(bào);2007年
8 溫輝;香港國際文學(xué)節(jié)3月開鑼[N];中國新聞出版報(bào);2007年
9 本報(bào)記者 舒晉瑜;翻譯乎?改寫乎?“譯寫”模式惹爭議[N];中華讀書報(bào);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鄒建軍;“和”的正向與反向[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文俊;論《拯救溺水之魚》的“替罪羊”母題[D];武漢理工大學(xué);2014年
2 陳虹靜;譚恩美小說的敘事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xué);2015年
3 楊歡歡;譚恩美小說的創(chuàng)傷性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4 白曉萍;論譚恩美小說中的身份書寫[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5年
5 王婧;中西文化沖突下的身份探尋[D];山西大學(xué);2015年
6 徐馨芳;譚恩美與任璧蓮文化身份認(rèn)同的比較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xué);2015年
7 林艷虹;創(chuàng)傷理論視閾下的《沉沒之魚》[D];華僑大學(xué);2015年
8 陳紅玉;譚恩美和池莉小說中的“母女沖突”書寫比較[D];貴州師范大學(xué);2015年
9 張爽;從存在主義的視角解讀《拯救溺水的魚》[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5年
10 龍錦輝;論譚恩美的文化身份觀及建構(gòu)[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hào):2452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45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