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與東方詩性思維
[Abstract]:Dickinson's poetry reflects a dee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poetic thinking of the Orie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the outside world, Dickinson's poetry reflects the unity of Orientalism and I. Dickinson uses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to observe things around him, an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himself and the world in the form of "all things are alive". In describing things and expressing emotion, Dickinson's poetry has commo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principles of "situation blending", "virtual reality" and "image moderation" in oriental poetry and painting. In addition, Dickinson's "periphery" also has a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with the Oriental dynamic equilibrium thought. The blending of form and thought with Oriental poetic thought brings the classic charm to Dickinson's poetry.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2015年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多維文化視域下狄金森的放逐詩學研究”(項目批號:KYLX15_0019)
【分類號】:I712.0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軍;用詩歌構筑生命的輝煌——試論狄金森其人其詩[J];陰山學刊;2000年04期
2 譚艷瓊;探析狄金森詩歌的影響源[J];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5期
3 張禮龍;現(xiàn)實與信仰——對狄金森有關死亡詩歌的探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10期
4 張軍;對立的世界——狄金森其人其詩[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5 劉保安;近五年來國內的狄金森研究綜述[J];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05期
6 張傲華;;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詩——狄金森第712首詩歌蘊意解讀[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Z1期
7 劉保安;痛苦·矛盾·重壓——狄金森心理探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王建浩;;拒絕“拍賣靈魂”的狄金森[J];世界文化;2006年05期
9 陳向榮;;試論狄金森詩歌表現(xiàn)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10 劉曉暉;;闡釋的悖論:狄金森研究中的分歧與爭議[J];外國文學評論;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盧小香;;無名的狄金森[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張禮牡;盧普庭;丁迎;;幽閉的靈魂風景畫家——論狄金森的詩歌藝術[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游慶珠;;打破傳統(tǒng),各領風騷在詩壇——惠特曼與狄金森比較初探[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劉慶云;孤獨是件困難的事[N];中國保險報;2002年
2 彭堅;狄金森詩歌的一種情結[N];文藝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金娥;孤寂的風景:論艾米莉·狄金森詩歌中的孤獨意識[D];山東大學;2011年
2 周建新;艾米莉·狄金森詩歌:文體的言說[D];河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焱;狄金森作品中的“主人”主題[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理蘇;從薩特存在主義視角分析美國內戰(zhàn)后艾米麗·狄金森減少寫作的原因[D];云南大學;2016年
3 曹斯祺;結構 語言 意象[D];上海大學;2016年
4 賈紀紅;狄金森詩歌中的變異與接受[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曉妍;試析愛米莉·狄金森詩歌中的宗教內涵[D];鄭州大學;2003年
6 王和平;狄金森詩歌漢譯中的意義流變[D];北京大學;2012年
7 馬靜;狄金森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我意識[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朱瓊敏;突破有限—論艾米莉·狄金森的“私發(fā)表”[D];復旦大學;2012年
9 王青青;艾米莉·狄金森現(xiàn)代性的心理學解讀[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10 白云;解析狄金森詩歌中“天堂”的幻象[D];河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35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43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