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失所的人”中的膚色倫理與雇傭哲學
[Abstract]:Flannery O'Connor 's short story, displaced people, tells the story of a Polish refugee worker who died on a farm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If we put the massacre in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that time, we can grasp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nd ethical implication of O'Connor 's writing art more accurately. The killing of Polish workers shows that the story of southern American farms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e death camps in Europe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the forced labour camps in the post-war Soviet Union. The Cold War xenophobia saw white refugees from Eastern Europe as "partially colored" and "second-skinned threats", just as racists who insisted on white supremacy had long rejected their fellow black-skinned counterparts. O'Connor called for reform of the status quo, openness to foreigners and new ideas, and an equal, just skin ethic.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清華大學外文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美國南方女性小說解讀研究”【項目批號:14CWW02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712.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麗麗;暴力背后的和平——奧康納作品中暴力描寫探析[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孫麗麗;;奧康納作品的種族觀探析[J];世界文學評論;2006年01期
3 黃宇潔;;論奧康納作品中的距離現(xiàn)實主義[J];理論學刊;2007年01期
4 何畏;;分配性正義之后——論奧康納的生態(tài)學社會主義理論[J];哲學動態(tài);2009年07期
5 譚敏;;從孔雀之羽到天使之翼——評《弗蘭納里·奧康納傳》[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9年06期
6 孫啟娟;;淺析奧康納小說中的暴力主題寓意[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19期
7 張耀天;田紅霞;;奧康納生態(tài)學社會主義視域下的資本主義生態(tài)批判[J];南方論刊;2010年04期
8 肖明文;;論奧康納小說中的懷舊主題[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9 霍文娟;;淺析奧康納“文化—自然”理論[J];新西部(理論版);2013年14期
10 楊立平;奧康納書信四則[J];外國文學;1995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余揚;奧康納:所有人都將死于心碎[N];文學報;2010年
2 編寫 默秋;愛,不僅是擁有[N];文匯報;2009年
3 劉秀娟;什么都能寫成小說[N];文藝報;2010年
4 比目魚;奧康納為何如此“邪惡”?[N];東方早報;2010年
5 記者 徐燦;孟建柱與澳大利亞內(nèi)政兼司法部長奧康納會談[N];人民公安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孔麗頻;管理與監(jiān)督:角色不能混淆[N];中國改革報;2006年
7 黃敏;老伴忘了50多年相濡以沫,妻子寬容詮釋愛的真諦[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8 記者 王蕾;倫敦再來一次騷亂怎么辦[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9 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研究員 虞 平;奧康納隱退引發(fā)美國政壇地震[N];人民法院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王胡;李翊云《金童玉女》進入弗蘭克·奧康納獎決選[N];中華讀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宿晨華;詹姆斯·奧康納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2 劉惠媛;論弗蘭納瑞·奧康納短篇小說中的宗教危機[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平坦;“南方女性神話”的現(xiàn)代解構[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莉莎;怨恨之維—弗蘭納里·奧康納小說新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詹曉非;奧康納“生態(tài)批判”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王蕾;弗蘭納里·奧康納小說的疏離主題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蔡麗麗;奧康納與福斯特的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5 黃慧;弗蘭納里·奧康納短篇小說中南方白人的精神焦慮[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孫亞杰;詹姆斯·奧康納的雙重危機理論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志香;論奧康納三部短篇小說人物身體的表現(xiàn)意義[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8 李曉乒;青年藝術家的畫像[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9 宋立娜;詹姆斯·奧康納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10 薛俊森;詹姆斯·奧康納的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研究[D];東華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342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234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