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作品接受的倫理維度——以《覺醒》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為例
本文選題:《覺醒》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參考:《出版廣角》2017年18期
【摘要】:在英美文學(xué)的歷史上,《覺醒》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都因自身蘊含的倫理觀念與不同時代的倫理環(huán)境之間復(fù)雜的角力而歷經(jīng)浮沉。文章以倫理為依托,對二者的接受歷程進行爬梳,從而揭示倫理對作品接受的深刻影響。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oth Awakening and Lady Chatterley's Lover experienced ups and downs due to the complex struggle between their own ethical concepts and the ethical environment of different times. On the basis of eth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urse of their acceptance and reveal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ethics on the acceptance of works.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大學(xué);中國人民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廳項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259號) 吉林省社科基金項目(2016wy7) 吉林省省屬高校重點社科人文基地“長春師范大學(xué)英美語言文學(xué)研究中心”的資助
【分類號】:I106.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衛(wèi)強;;《覺醒》小說中的“異化”現(xiàn)象解讀[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12年03期
2 李昕;;《覺醒》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J];名作欣賞;2012年30期
3 劉新民;凱特·肖班及其《覺醒》——《覺醒》譯后隨感[J];中國翻譯;1999年05期
4 李昕;;《覺醒》在中國的研究綜述:兼論文學(xué)研究的走勢[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35期
5 張莉;;理想的女性形象——《覺醒》中三位女性形象比較[J];青年文學(xué)家;2011年14期
6 李紅燕;;解讀《覺醒》中凱特·肖班思想上的矛盾性[J];浙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06期
7 萬雪梅;;《覺醒》:穿越時空的心靈之“視”[J];外國文學(xué)研究;2010年02期
8 鮑迎迎;;不同的故事,相似的悲劇——《歡樂之家》與《覺醒》女主人公的對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9 鹿清霞;;自由與責(zé)任的沖突——《覺醒》再解讀[J];聊城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4期
10 段美婷;;《覺醒》中女主人公覺醒因素探析[J];時代文學(xué)(上半月);2011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小航;;母性的枷鎖——讀凱特·肖班的《覺醒》[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榮榮;從敘事視角解讀《覺醒》的倫理主題[D];天津大學(xué);2014年
2 王翰芬;《覺醒》和《莎菲女士的日記》中的女性意識對比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xué);2013年
3 蔡澆;《覺醒》的空間敘事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xué);2016年
4 張周怡;凱特·蕭邦小說《覺醒》中的閱讀心靈[D];浙江大學(xué);2017年
5 鄧治;從《覺醒》女主角透視凱特·肖班的女性意識[D];四川大學(xué);2007年
6 馮s,
本文編號:18496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84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