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敘述學”中的對象與比喻——論敘述中空間與時間的關系
本文選題:空間 + 時間 ; 參考:《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摘要】:敘述學界關于"空間敘述學"的所有討論,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問題,而這五個問題都已經(jīng)預設了一個時間維度:(1)文字敘述描寫空間事物,空間是敘述的對象;(2)文字敘述結(jié)構(gòu)的"非線性",空間是一個比喻;(3)圖像、雕塑等"空間敘述方式",空時有待時間化;(4)戲劇、電影等"時空敘述方式",時間依然是結(jié)構(gòu)主線;(5)任何敘述的"想象空間",空間仍然是一個比喻。任何表意方式,如果沒有將時間包含在內(nèi),都不可能被視為敘述。因此,敘述的本質(zhì)在于其時間性,而不在于其空間性。但是空間概念的引入,不僅豐富了敘述的對象和手段,而且為敘述的解釋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Abstract]:All the discussions on space narratology in narratology mainly include five aspects, and these five problems have been preset a time dimension: 1) written narration to describe space things.Space is the object of narration "nonlinear"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space is a figurative figure of speech, sculpture and other "space narrative methods", which need time to be changed into four) plays.Time is still the main line of structure, and space is still a metaphor.No means of expression, without including time, can be regarded as narrative.Therefore, the essence of narration lies in its time, not its space.Bu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space not only enriches the object and means of narration, but also provides the direction and thought for the explanation of narrative.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10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顯杰;;“空間”與“越界”——論全球化時代好萊塢電影的類型特征與敘事轉(zhuǎn)向[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譚君強;;論抒情詩的空間敘事[J];思想戰(zhàn)線;2014年03期
3 牛學智;;“規(guī)約性語境”:批評需拓展第一人稱敘述空間——基于一種小型敘事批評理念的思考[J];小說評論;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亞軍;張一吟;;文化與商業(yè)結(jié)合的典范之作——評電影《阿凡達》的成功模式[J];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黃美紅;;《都柏林人》的城市空間[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3 莊威;;讀羅蘭·巴特:一種閱讀的現(xiàn)象學構(gòu)想[J];湖湘論壇;2014年03期
4 方英;;西方空間意義的發(fā)展脈絡[J];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02期
5 段汝佳;;《曼斯菲爾德莊園》中女性成長與空間的互動[J];名作欣賞;2014年20期
6 李思然;;他傳《青春》中的三副面孔——空間視域下的“孤島人”、“飛散者”和“都市漫游者”[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03期
7 徐仁鳳;;空間中的權力——《保羅事件》的空間敘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05期
8 明飛龍;;抗戰(zhàn)時期沈從文、馮至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風景昆明”[J];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11期
9 李心釋;;論詩歌的空間語法[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10 葉木桂;;生命的律動:瓦當紋飾運動形態(tài)審美[J];美與時代(上);2015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友云;飲饌之美—二十世紀中國飲食文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曉璐;當代居所空間的異化與想象[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愛·布斯康布,聞谷;美國電影中的類型觀念[J];世界電影;1984年06期
2 譚君強;;論抒情詩的敘事學研究:詩歌敘事學[J];思想戰(zhàn)線;201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伏飛雄;;從敘述學發(fā)展史看建立“廣義敘述學”的必要性[J];當代文壇;2011年06期
2 布賴恩·麥克黑爾;劉遙;;文字敘述學或?qū)W習科學小說[J];世界文學評論;2008年01期
3 趙毅衡;;“敘述轉(zhuǎn)向”之后:廣義敘述學的可能性與必要性[J];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09期
4 趙毅衡;;廣義敘述學:一個建議[J];敘事(中國版);2010年00期
5 喬國強;;中國敘述學芻議[J];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6 喬國強;杰拉德·普林斯;;作為一門學科的敘述學——杰拉德·普林斯教授訪談錄[J];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03期
7 趙毅衡;;廣義符號敘述學:一門新興學科的現(xiàn)狀與前景[J];湖南社會科學;2013年03期
8 微周;敘述學概述[J];外國文學評論;1990年04期
9 王委艷;;交流敘述學的基本理論問題[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10 約翰·皮埃爾;喬國強;吳春英;;法國存在后經(jīng)典敘述學嗎?[J];敘事(中國版);2012年0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劍寧;張紹九;;時代情緒的迸發(fā)——從敘述學角度再讀《紅高粱》[A];2007烏蒙論壇論文集(一)[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陽;對中國敘述學研究的幾點思考和展望[N];文藝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杰;敘述開端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滕志朋;敘述學:作者“死亡”之學?[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曹元華;西方結(jié)構(gòu)主義敘述學的嬗變及特征[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靖;《孩子們的巴赫》的敘述學分析[D];西華大學;2010年
4 劉濟紅;敘述者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359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73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