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爾夫與新月派、京派的傳承關系
本文選題:伍爾夫 切入點:自由主義文學 出處:《語文建設》2017年06期
【摘要】:正一、伍爾夫與新月派20世紀上半葉,著名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是英國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核心成員。該文化圈主要由劍橋大學的精英組成,是一個學術文化團體,在英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發(fā)展史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同一時期,我國也出現(xiàn)了文學團體“新月社”,該社主要由一批有英美留學背景的自由主義文學家
[Abstract]:First, Woolf and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famous writer Virginia Woolf is a core member of the British Bloomsbury cultural circle.The cultural circle, mainly composed of the elite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is an academic and cultural group,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England.In the same period, the New Moon Society, a literary organization in China, was mainly composed of a group of liberal writers with a background of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單位】: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璐;;無韻詩章:論伍爾夫小說的詩化特質[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呂雪梅;;解話中畫,理文中紋 解讀伍爾夫《海浪》中的立體主義敘事實驗[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3年年會暨海峽兩岸翻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3 陳靜;;挖掘人物背后的隧洞——評弗·伍爾夫《達洛衛(wèi)夫人》的意識流技巧[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慧卿;德國總統(tǒng)懸而未決 伍爾夫能否如愿[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2 武炳新;流動著的伍爾夫[N];中國郵政報;2002年
3 本報駐柏林記者 柴野;德國總統(tǒng)麻煩大了[N];光明日報;2012年
4 楊莉馨;貝爾繪畫藝術對伍爾夫小說的影響[N];文藝報;2012年
5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懷成;靚麗時尚的德國第一夫人[N];光明日報;2010年
6 ;《伍爾夫報告》與英國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報;2001年
7 劉鵬凱;充滿詩意的寫作[N];海南日報;2004年
8 柳已青;《伍爾夫傳》:凋零于水中的英格蘭百合[N];安徽經濟報;2006年
9 閻立 孔德琴(作者單位分別為合肥工業(yè)大學、淮南師范學院);從《簡·愛》到伍爾夫[N];光明日報;2004年
10 本報駐德國記者 劉華新;伍爾夫當選德國總統(tǒng)[N];人民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紅梅;伍爾夫小說的敘事藝術[D];蘇州大學;2006年
2 呂洪靈;情感與理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毛繼紅;尋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學;2002年
4 潘建;弗吉尼亞·伍爾夫:性別差異與女性寫作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燕婷;伍爾夫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陳欽;論伍爾夫小說理論中的真實觀[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劉玲;伍爾夫與張愛玲女性主義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D];伊犁師范學院;2015年
4 侯郅s,
本文編號:1712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71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