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六逸與夏目漱石
本文選題:謝六逸 切入點:夏目漱石 出處:《中國文學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學者謝六逸的文學活動深受日本近代文豪夏目漱石的影響。謝六逸在系統(tǒng)介紹日本文學的著述中反復(fù)談到夏目漱石,對其創(chuàng)作傾向的把握有變化,也有誤讀,總體上是把漱石當作"余裕派"作家來評介。謝六逸翻譯了漱石具有余裕風格的小品《貓的墓》和《火缽》,譯文準確傳神;評論專文《〈草枕〉吟味》概括了閱讀《草枕》的藝術(shù)感悟和對漱石文學特點、意義的把握。謝六逸的"趣味"小品創(chuàng)作,在文體理念、審美傾向和題材選擇上,都有漱石影響的明顯痕跡。
[Abstract]:The literary activities of Xie Liuyi, a modern writer, translator and scholar, 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 Japanese literary magnate Natsumi Shu-shih. In his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Japanese literature, Xie Liuyi has repeatedly talked about Natsuo Shu-shi, and his grasp of his creative tendency has changed. There are also misinterpretation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uthor of gargle stone is regarded as a writer of the "Yu Yu School". Xie Liuyi translated the short essay "Tomb of the Cat" and "the Fire bowl" of gargle stone with the style of Yu Yu, and the translation was accurate and vivi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rtistic perception of reading the Pillow, and grasp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gargle literature. Xie Liuyi's "interesting" essay creation is based on the stylistic idea, aesthetic tendency and choice of subject matter. There are obvious signs of gargle effect.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夏目漱石與中國”(10YJA752013)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313.0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臧運發(fā);夏目漱石早期思想淺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2 王成;夏目漱石文學在中國的翻譯與影響[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年01期
3 高寧;虛像與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J];外國文學評論;2001年02期
4 李艷梅;夏目漱石筆下的知識分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葉琳;對明治末期知識分子心靈的探索——試析夏目漱石的小說《心》[J];外語研究;2003年04期
6 李淑芝;《明暗》——夏目漱石創(chuàng)作的新突破[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劉立善;夏目漱石的“非人情”[J];日本研究;2005年03期
8 馬英萍;;終日行而未曾行——淺談夏目漱石的《點頭錄》和軍國主義批判[J];東北亞論壇;2006年02期
9 李素;;從夏目漱石《心》中的人物自殺現(xiàn)象透析日本人的生死觀[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李光貞;;厭戰(zhàn):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高鵬飛;;夏目漱石與漢文學[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6年
2 吳光輝;;試論夏目漱石的禪詩意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楊夢;;試論夏目漱石“自己本位”向“則天去私”的轉(zhuǎn)變[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3年年會暨海峽兩岸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林少華;夏目漱石和他的《心》[N];文匯報;2000年
2 沈宇;回望的眼光[N];文藝報;2014年
3 張秋紅;夏目漱石的《我是貓》[N];中華讀書報;2001年
4 馬小虎;用“心”去死[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5 歐南;夏目漱石與《夢十夜》[N];黑龍江日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光貞;夏目漱石小說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張小玲;夏目漱石與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構(gòu)[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3 孫放遠;魯迅與夏目漱石[D];吉林大學;2012年
4 馬英萍;近代化語境下的漱石文學與禪[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燕;夏目漱石漢詩小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夏愛元;論夏目漱石小說中知識分子的悲劇性生存模式[D];湘潭大學;2006年
3 王茜;關(guān)于夏目漱石“余裕論”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1年
4 魏中莉;夏目漱石《過了春分》論[D];蘇州大學;2011年
5 王玉;夏目漱石《道草》論[D];蘇州大學;2011年
6 勵健;關(guān)于夏目漱石作品中的金錢[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高露;啟蒙視域下的現(xiàn)代性訴求與反思[D];河北大學;2015年
8 杜聰聰;關(guān)于夏目漱石“F+f”文學觀的考察[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9 陳瑤;漱石の小姮Ru作方法の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10 施夢雅;夏目漱石漢詩與中國文化[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77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67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