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的拜倫譯介及其形象建構
本文關鍵詞:梁啟超的拜倫譯介及其形象建構 出處:《文藝爭鳴》2016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形象建構 維新變法 救國救民 新中國未來記 哀希臘 政治小說 英雄形象 譯詩 思想啟蒙 人格缺陷
【摘要】:正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在中國近代的歷史舞臺上一直活躍著他忙于救國救民的身影。面對列強瓜分中國之勢,面對水深火熱之中掙扎的民眾,他赤誠的愛國之心讓他一直懷著救國的夢想,并不斷地探索著救國之道。作為主張通過維新變法實施救國方案而未能達到預期救國目標的失敗者,他流亡到當時明治維新的
[Abstract]:Zheng Liang Qichao, a famous statesman, thinker and bourgeois reformist in modern China, has always been active in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Chinese modern times, he has been busy saving the nation and saving the people. In the face of the struggling people, his sincere patriotic heart let him always with the dream of saving the country. And constantly exploring ways to save the nation. As a loser who advoc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alvation program through reform and fail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of national salvation, he went into exile to the Meiji Restoration at that time
【作者單位】: 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6BYY008)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5NDJC071YB)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5SJD518)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委托項目(項目編號11JD76) 常州工學院科研基金重點項目(項目編號YN1233) 寧波大學人才工程項目(項目編號ZX2014000499)的階段性成果 2015年度江蘇省政府留學獎學金資助
【分類號】:I106
【正文快照】: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在中國近代的歷史舞臺上一直活躍著他忙于救國救民的身影。面對列強瓜分中國之勢,面對水深火熱之中掙扎的民眾,他赤誠的愛國之心讓他一直懷著救國的夢想,并不斷地探索著救國之道。作為主張通過維新變法實施救國方案而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國平;;清末民初的邏輯教育體系及其啟示[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6期
2 李靜;屠國元;;作為救亡符號的拜倫《哀希臘》:清末民初的政治化闡釋、接受與影響[J];文藝爭鳴;2015年07期
3 李小川;;意識形態(tài)對情態(tài)意義翻譯的操控[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4 屠國元;;布爾迪厄文化社會學視閾中的譯者主體性——近代翻譯家馬君武個案研究[J];中國翻譯;2015年02期
5 李靜;屠國元;;近代拜倫《哀希臘》譯介的救國話語書寫[J];文藝爭鳴;2014年07期
6 楊錚錚;;殷海光現(xiàn)代知識分子觀述評[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7 屠國元;李靜;;欲望化他者與言說自我——清末民初拜倫形象本土化中的譯者主體身份檢視[J];中國翻譯;2012年05期
8 潘艷慧;陳曉霞;;《哀希臘》與救中國——從翻譯的角度看中國知識分子對拜倫的想象[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廖七一;;《哀希臘》的譯介與符號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10 廖七一;;梁啟超與拜倫《哀希臘》的本土化[J];外語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靜;屠國元;;梁啟超的拜倫譯介及其形象建構[J];文藝爭鳴;2016年08期
2 李靜;屠國元;;旅游外宣文本英譯的讀者觀照與順應性變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6年03期
3 李靜;屠國元;;翻譯國民性:梁啟超改寫拜倫《哀希臘》的新民救國思想顯征[J];上海翻譯;2016年03期
4 駱萍;;胡適詩歌翻譯實踐的社會學解讀[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5 王冬梅;張榮翼;;文學史中的拜倫形象——以民國時期四部英國文學史為例[J];湖南社會科學;2016年02期
6 陳歷明;;聞一多的詩歌翻譯與格律詩學的生成[J];文藝理論研究;2016年01期
7 杜國平;;金岳霖的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5年12期
8 胡冬林;;從天鵝的“隱”到樓閣的“顯”——論馬君武詩歌翻譯中的改寫[J];滁州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9 程思茜;;操縱論視角下拜倫《哀希臘》五種譯文之評介[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9期
10 李靜;屠國元;;作為救亡符號的拜倫《哀希臘》:清末民初的政治化闡釋、接受與影響[J];文藝爭鳴;2015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靜;屠國元;;近代拜倫《哀希臘》譯介的救國話語書寫[J];文藝爭鳴;2014年07期
2 楊錚錚;;殷海光現(xiàn)代知識分子觀述評[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3 彭萍;;中國文學與翻譯[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4 李靜;屠國元;;人格像似與鏡像自我——蘇曼殊譯介拜倫的文學姻緣論[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5 杜國平;趙曼;;邏輯學者的社會責任——提高國民邏輯素質(zhì)的理論和實踐探索[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6 駱萍;;“場域—慣習”論下魯迅的翻譯實踐活動[J];外國語文;2013年04期
7 唐芳;;翻譯社會研究新發(fā)展——Sela-Sheffy的慣習觀探索[J];外語研究;2012年05期
8 趙春雨;;翻譯·主體·意向——翻譯中的意向性[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9 屠國元;李靜;;欲望化他者與言說自我——清末民初拜倫形象本土化中的譯者主體身份檢視[J];中國翻譯;2012年05期
10 彭文剛;;知識分子的啟蒙形態(tài)與當代使命[J];學習與實踐;201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曉楠;;奧運話語與國家形象建構——從北京到倫敦[J];長沙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2 李坤明;;簡論河南歷史文化名城的媒介形象建構與城市營銷策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年09期
3 彭慧;潘國政;;國家形象建構的文化視角初探[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4 楊潔;楊子;;國家形象建構的評價視角——以國外媒體對汶川事件的報道為例[J];語言與文化研究;2009年00期
5 李佳韜;;論大眾傳媒中的“80后”形象建構[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年08期
6 許靜;;“品牌國家”淺議[J];對外傳播;2012年06期
7 白碧慧;;林語堂的民族形象建構與全球化時代的國人文化認同[J];學理論;2011年18期
8 包燕;;當代華語功夫電影的國家形象建構及有效認同[J];社會科學;2012年06期
9 趙明霞;;從電影《杜拉拉升職記》看女性形象建構和男性權利消解[J];青春歲月;2010年18期
10 俞博;;意識形態(tài)和烏托邦——論中西交往中中國作為他者的形象建構[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潔;楊子;;國家形象建構的評價視角——以國外媒體對汶川事件的報道為例[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陳金龍;國慶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中國國家形象建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2 韓敏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新中國婦女的視覺形象建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董軍;提升國家形象建構的“自塑”能力[N];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記者 王鵬權 李春艷;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媒介因素不容忽視[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5 惠立;講解員的藝術把握與形象建構[N];中國文物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王春燕;乘新媒介之風 展示真實中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煥靜;《人民日報》(1950-2014)少數(shù)民族形象建構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蒙象飛;中國國家形象建構中文化符號的運用與傳播[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陽;政務微博與政府形象建構[D];復旦大學;2014年
2 郭子娜;央視七套農(nóng)業(yè)欄目對我國農(nóng)民形象建構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3 黃冠;論老舍文學中的中國形象建構[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王樂;權力、利益與國家形象建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李露;政務機構微博對政府形象建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6 段雨欣;基于政務微博的政府形象建構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7 常寧;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國形象建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譚友志;從體育傳播看國家形象建構[D];安徽大學;2012年
9 羅龍;政務微信對新疆住村干部形象建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10 盧夢君;網(wǎng)絡新聞報道與國家形象建構[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007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40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