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切《恥》中的倫理反思
本文關鍵詞:庫切《恥》中的倫理反思
【摘要】: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是南非白人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大學教授,也是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作品構思纖美精巧、文白韻味深刻、分析精辟入微。其作品通過對人物心理的精準刻畫,以及對后種族隔離時期社會現狀的剖析,揭露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暗諷西方文明的理性主義和虛偽的道德觀。《恥》作為庫切的代表作之一,自出版以來就備受學界關注。國內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殖民主義,瘡傷文學,女性及生態(tài)幾個方面。盡管有關文本主題的闡釋眾多各異,但這部作品中呈現出很多倫理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例如欲望與道德的悖論,自由意志與理性意志的沖突,以及人性的復雜性等等。這些倫理問題尤其值得關注與研究。因此,本文擬從文學倫理學視角切入,通過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個方面的關系探析《恥》中對人性的倫理反思。本文分五個部分展開論述,首先導論簡述庫切的多元的文化身份背景,代表作《恥》的主要內容及其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而初探文學倫理學批評作為研究手段方法論的可行性和意義。論文第一章集中討論人性中善與惡的問題,小說《恥》中的惡主要表現在主人公盧里出于墮落與女性發(fā)生的不正當行為;和黑人對白人實施的暴力襲擊惡行。然而,由于人性的復雜性,作者庫切一方面對主人公的惡行以及虛偽的社會道德提出了質疑,另一方面,也向讀者傳達了他對人性的倫理反思,即實現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自由乃人之極善與至榮。盧里最終在自我認識與反思的過程中完成了情感的轉向,從自我為中心到關注他人,感受他人生命體驗的自我實現。第二章節(jié)主要探討小說中體現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南非后種族隔離時期,人與社會的關系主要集中在制度遺留的種族隔離與性別歧視的社會問題上,即女性與男性,黑人與白人的沖突。通過剖析盧里教授對教育體制以及象征著南非TRC的學校聽證委員會的質疑,作為女性代表的索拉婭,梅拉妮以及露西對父權制文化的反抗,以及佩特魯斯為代表的黑人對白人實施的報復行為,表達了庫切力圖建構一個制度健全,性別平等,種族和諧的社會群體關系的倫理思想。第三章節(jié)將從三個方面進一步闡釋庫切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反思。首先是主人公隨著與動物的接觸了解,原來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改變;鄉(xiāng)村的生活和經歷,露西和盧里對土地的依戀,傳達了他們建立在土地上的家園意識;最后,對經歷過生活磨難的他們來說,回歸自然帶給他們的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他們也體悟到了生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饋贈。最后一部分得出結論,庫切在《恥》中對盧里眼淚的點睛之筆表達了他的倫理訴求:即力求建立一個健康的人與自我的關系,平等的人與社會與他人的關系,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三層關系在盧里的三次眼淚中得以證實,第一滴恥之淚為自己而流,第二滴為對社會和女兒命運的絕望之淚,第三滴是為動物留下的仁慈之淚。本篇論文對庫切在《恥》中有關人性,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倫理反思的研究對人類自身的發(fā)展和建構和諧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有著重要的指導和現實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478.0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偉;蒲麗娟;;食品安全問題的倫理反思[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2 韓作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倫理反思[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3年05期
3 段偉文;技術的價值負載與倫理反思[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年08期
4 郭鎮(zhèn)海 ,段偉文;現代性視角下的技術倫理反思[J];長江論壇;2002年02期
5 鄧名瑛;真實性及其倫理邊界——對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倫理反思[J];倫理學研究;2004年03期
6 周晶晶;對技術價值負載的倫理反思[J];云南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7 王玲玲;周付林;;發(fā)展的倫理反思[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8 王玲玲;周付林;;關于發(fā)展的倫理反思[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胡小安;;“人肉搜索”的倫理反思[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9年11期
10 楊自根;;三鹿事件的倫理反思與治理[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曹永福;;“隔離”侵犯了人們的自由權嗎——對中國大陸有關“隔離”法律制度的倫理思考[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四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大椿;現代科技的倫理反思[N];光明日報;2001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技哲學研究室主任 段偉文;以中國倫理思想會通西方科技倫理反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方方;庫切《恥》中的倫理反思[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2 龍娜娜;娛樂傳播視閾下的倫理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楊學龍;發(fā)展的倫理反思[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婭;臨終關懷的倫理反思[D];西南大學;2013年
5 萬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倫理反思[D];西南大學;2013年
6 楊萍;網絡信息污染的倫理反思[D];東南大學;2005年
7 樊雅麗;關于社會弱勢群體問題的倫理反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趙艷;關于GDP崇拜的倫理反思[D];安徽大學;2012年
9 馮景秋;核技術風險的倫理反思[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10 呂晶;網絡“惡搞”現象的媒介倫理反思[D];黑龍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57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andaiwenxuelunwen/125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