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鏡像與自我形象——東南亞留學生對閩文化的體認與反哺
發(fā)布時間:2017-10-09 03:06
本文關(guān)鍵詞:他者鏡像與自我形象——東南亞留學生對閩文化的體認與反哺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東南亞留學生 閩文化 他者鏡像 自我形象
【摘要】:在當今全球性的跨文化語境下,以文化形象提升國家影響力是世界各國的戰(zhàn)略選擇。文化形象包含兩重視角,即"自我"與"他者"。根據(jù)"鏡像理論",主體總是被深深地打上"他者"的烙印,只有承認"他者",才能完成主體自我形象的建立。東南亞與中國比鄰而居,與福建更具"五緣"關(guān)系,來閩的東南亞留學生成為中華形象的體認者和傳播者,他們對中華形象的理解將借由閩文化而得到確證,他們通過自身的留學經(jīng)歷向所在國民眾傳遞對中國的考察和評價。本文從實證調(diào)查的視角,從中華文化與閩文化的共生、雅文化和俗文化的相輔、"他者"對"自我"的反哺三個層面調(diào)研東南亞留學生對閩文化的體悟,審視中華區(qū)域形象在對外構(gòu)建和傳播上的得失,以期實現(xiàn)不同文化視野中的對話,促使自我獨立文化品格和標識的確立,從而使閩文化、中華文化參與到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動中。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關(guān)鍵詞】: 東南亞留學生 閩文化 他者鏡像 自我形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二十世紀以來東南亞地區(qū)華語教育的歷史和現(xiàn)狀研究”(編號:12YJA740047) 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A類項目“他者鏡像與自我形象——從東南亞留學生對閩文化的體認與反哺作用談起”(編號:JAS14093)資助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東南亞與中國比鄰而居,可謂山同脈、水同源,東南亞亦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輻射帶。這種天然的地緣共性引起了諸多學者研究的興趣。但是大部分研究重點多是放在中華文化對東南亞的轄射和影響上,以俯瞰的眼光觀照東南亞受中華文化的輻射狀況已成慣性思維,東南亞新生代對中華文化的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焉德才;;與“龍”有關(guān)的詞語及“龍”的文化象征涵蘊[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2 劉欣;;父兄的叮嚀——宋人“字說”解析[J];孔子研究;2009年06期
3 黃莉蘭;;論語言與文化身份的相互作用[J];湘南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李荔;;語言中的文化因素[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盧梅娟;“石”和“石”參構(gòu)詞語的語義分析及文化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97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99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