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語文教育推進人文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高校語文教育推進人文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思考
【摘要】:我國強調對教育進行改革,要求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EOHA,英文Education on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縮寫)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于高校語文學科來說,教學的內容處處都滲透著EOHA的內容,但是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這個方面并不理想,相應人員要仔細研究。文本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為高校語文學科對EOHA發(fā)展予以推動力量做貢獻。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高等?茖W校(原長春幼兒師范學校);
【關鍵詞】: 高校語文 人文素質教育 發(fā)展
【分類號】:H193
【正文快照】: 我國重視教育問題,強調對其進行改革,以綜合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各學科都要進行EOHA,對于高校各學科教育來說,更需要對學生進行EOHA,這也是對高等學校教育的實際要求。但是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高校語文學科并沒有良好進行EOHA,總體上只注重將教科書中的內容進行講解,或者讓學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游容華;;應用型本科“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和改革——以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為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05期
2 馮大建;遲寶東;劉子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在線教學的思考——兼談南開大學“大學語文”在線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4年08期
3 鄧夢蘭;;高職院!洞髮W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3年3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桐;;高校語文教育推進人文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思考[J];長江叢刊;2016年27期
2 楊艷秋;;淺析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中華少年;2016年23期
3 覃曉涓;;關于以就業(yè)為導向促進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開發(fā)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年11期
4 吳炳釗;;“語文本位、大學特質”定位下的大學語文教學[J];教學研究;2016年02期
5 王翠;;人文素質教育應用于高等院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效果探討[J];讀書文摘;2016年04期
6 劉春燕;;關于大學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作用[J];文學教育(上);2015年11期
7 靳瑞霞;李超科;楊保勝;;基于醫(yī)學院校網絡輿情的在線醫(yī)患關系教育平臺構建[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年17期
8 劉丹柏;;高校語文教學的實踐檢視與改進思路[J];語文建設;2015年20期
9 劉認真;;從大學語文到大學人文——對高!洞髮W語文》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年08期
10 高麗娟;;高校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4年1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群;;論“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和改革[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09期
2 段湘懷;;全球化時代大學語文的課程定位研究[J];文史博覽(理論);2014年07期
3 鄧夢蘭;;一曲蒼涼的生命悲歌——論《詩經·小雅·采薇》的生命意識[J];職教與經濟研究;2012年02期
4 鄧夢蘭;;風月有邊——論《長恨歌》之“長恨”[J];名作欣賞;2012年14期
5 朱曦;;論傳統(tǒng)教育模式與網絡教育模式[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6 喬貴春;王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網絡教育的優(yōu)勢互補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年12期
7 潘懋元;石慧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歷史探源[J];江蘇高教;2009年01期
8 程曉旭;;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9 鄧夢蘭;;美的絕唱——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賞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年03期
10 朱宏偉;;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豐富教學手段[J];吉林教育;2008年2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憲峰;;“教育場”語境下的醫(y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10年08期
2 楊春魁;;海軍飛行人才人文素質教育面臨的困難及對策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1年12期
3 曹斌;我院人文素質教育研討會暨《人文素質教育視點》評審驗收會在西安舉行[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4 趙馥潔;人文素質教育的探索性“文本”──評《人文素質教育視點》[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5 丁萍;努力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6 黃寧波;;淺析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大家;2010年24期
7 滕守堯;;將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延伸到校外[J];藝術學界;2013年01期
8 趙先卿,楊繼星,趙一平;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9 韓偉;;漢字字形文化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20期
10 李小駒;;外國文學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J];文學教育(上);2008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石崗;賈建梅;;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迫在眉睫[A];中國煤炭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劉鳳會;;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亟待加強人文素質教育[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童兵兵;;體校運動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A];浙江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向青;;護理專業(yè)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模式初探[A];河南省護理學會臨床護理師資培訓暨護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7年
5 李中會;;加強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技能型人才[A];2006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何群;呂宇克;;淺談加強醫(y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A];2008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任翔;胡書海;劉工;;醫(yī)學生專業(yè)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契合[A];第九次全國口腔醫(yī)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程其練;郭曉琴;周美芳;盧英;洪燕燕;;加強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文素質教育的探析[A];第十五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5年
9 陳麗娟;;高職生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效果[A];2010北京高教學會高職研究會學術年會“金商祺”杯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0年
10 徐曉霞;;護理專業(yè)人文素質教育有效途徑探析[A];濟寧市技術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選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建國;探索推進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N];人民日報;2007年
2 徐美燕;高職教學應多融入人文素質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記者 莊建;人文素質教育須應對大眾文化的挑戰(zhàn)[N];光明日報;2009年
4 張作祥;簡論加強理工科學生人文素質教育[N];光明日報;2006年
5 山東省濰坊醫(yī)學院附屬青州醫(yī)院燒傷整形科 王愛 王成德;滲透人文素質教育[N];健康報;2013年
6 李桂花;人文素質教育的時代內涵[N];農民日報;2005年
7 王旭善;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與思考[N];光明日報;2006年
8 哈爾濱師范大學副校長 付軍龍;以漢語教學推進人文素質教育[N];光明日報;2007年
9 燕管社;邊防指揮院校應重視人文素質教育[N];邊防警察報;2007年
10 上海市南匯區(qū)彭鎮(zhèn)學校教師 劉靜;文史結合推進學生人文素質教育[N];德州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宏斌;中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園;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賈春旭;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曾晨曦;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李潔;高職院校經貿類專業(yè)人文素質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屠晶星;黃巖一職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丹;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7 樊斐然;河南省高職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8 宋波;貴陽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陳映;新型綜合性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陳莎莎;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管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747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87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