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爾尕哈”語源、語義考——兼論新疆的相關(guān)維吾爾語地名
發(fā)布時間:2017-09-05 08:01
本文關(guān)鍵詞:“克孜爾尕哈”語源、語義考——兼論新疆的相關(guān)維吾爾語地名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烽火臺 龜茲屯墾區(qū) 絲路交通 遷徙 喀什土語
【摘要】:庫車縣西北的克孜爾尕哈烽火臺(q釭z釭l qa■a tur)位于連接游牧區(qū)和農(nóng)耕區(qū)的唯一通道鹽水溝畔,是護衛(wèi)龜茲屯墾區(qū)的前哨,始建于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前后而完善于唐朝,承負著護衛(wèi)墾區(qū)安全的重要職能。其字面意思為"紅烏鴉烽火臺",系由q釭z釭l qar■u(紅色哨所,紅色烽火臺)演變而來。16世紀時,由于居民的遷徙更迭而導致當?shù)赝琳Z發(fā)生變化,q釭z釭l qar■u最終演變成q釭z釭l qa■a。原本表示"紅色哨所"、"紅色烽火臺"的語義因語音的改變而演變?yōu)?紅烏鴉"。后人為明確其所指,又綴加了tur(烽火臺)一詞,語義最終演變?yōu)?紅烏鴉烽火臺"。新疆有許多以qa■a/qa■aj(烽火臺)命名的地名,其演變進程為:qar■u/qar■uj→qar■a/qar■aj→qa:■a/qa:■aj→qa■a/qa■aj→qa■a tur。這些以qa■a/qa■aj或tur命名的地名,既是絲路交通歷史滄桑的見證,也是維吾爾語歷史發(fā)展的活化石。
【作者單位】: 新疆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關(guān)鍵詞】: 烽火臺 龜茲屯墾區(qū) 絲路交通 遷徙 喀什土語
【分類號】:H215
【正文快照】: 克孜爾尕哈烽火臺(q6z6l qa醓a tur)位于庫車縣依西哈拉鄉(xiāng)境內(nèi)、卻勒塔格山(t,
本文編號:7967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79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