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漢語動詞重疊式的運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留學生漢語動詞重疊式的運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動詞重疊式 運用分析 正確使用情況 偏誤 學習難點
【摘要】:動詞重疊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大重點,也是漢語學習者學習的一大難點。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對留學生習得動詞熏疊式的靜態(tài)的偏誤的研究,鮮少關注留學生正確使用動詞重疊式的情況,動態(tài)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谶@一研究現(xiàn)狀,本文對留學生運用動詞重疊式的情況(包括正確使用情況和偏誤兩部分)展開了全面的、動態(tài)的研究。本文將留學生分為初、中、高三個階段,采用語料研究和調查問卷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從形式、句法、語義、語用四個方面對留學生運用動詞重疊式的情況進行了細致的考察,不僅總結了處于不同階段的留學生對漢語動詞重疊式的運用情況,還從動態(tài)的角度考察了留學生從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對動詞重疊式各語言點的掌握情況,找出了留學生學習和運用動詞重疊式的難點所在。最后,本文根據(jù)前文的研究結果,從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方面探討了留學生運用動詞重疊式的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從教師、教材和學生三個方面對對外漢語領域內漢語動詞重疊式的“教”與“學”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動詞重疊式 運用分析 正確使用情況 偏誤 學習難點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95
【目錄】:
- 論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緒論10-27
- 0.1 研究緣起10-11
- 0.2 動詞重疊式研究現(xiàn)狀11-22
- 0.2.1 動詞重疊的本體研究11-18
- 0.2.2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動詞重疊式研究18-21
- 0.2.3 研究成果與不足21-22
- 0.3 理論基礎22-23
- 0.3.1 中介語理論22-23
- 0.3.2 偏誤分析理論23
- 0.3.3 運用分析理論23
- 0.4 研究對象23-24
- 0.5 研究范圍24-25
- 0.6 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25-27
- 0.6.1 研究目標25
- 0.6.2 研究方法25-27
- 第一章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運用情況的綜合考察27-41
- 1.1 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考察27-35
- 1.1.1 語料的來源及說明27-28
- 1.1.2 語料的分級情況及相關說明28-29
- 1.1.3 語料的檢索29
- 1.1.4 語料的統(tǒng)計結果及初步分析29-35
- 1.2 基于調查問卷的考察35-39
- 1.2.1 問卷設計36-37
- 1.2.2 問卷發(fā)放與回收37-38
- 1.2.3 問卷結果及初步分析38-39
- 1.3 小結39-41
- 第二章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的運用情況分析41-82
- 2.1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正確使用情況分析41-53
- 2.1.1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形式正確使用情況分析41-44
- 2.1.2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句法方面正確使用情況分析44-47
- 2.1.3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語義、語用方面正確使用情況分析47-52
- 2.1.4 小結52-53
- 2.2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偏誤用例分析53-82
- 2.2.1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形式偏誤分析54-58
- 2.2.2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句法方面偏誤分析58-69
- 2.2.3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語義方面偏誤分析69-75
- 2.2.4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語用方面偏誤分析75-80
- 2.2.5 小結80-82
- 第三章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運用的影響因素及相關對策82-93
- 3.1 留學生動詞重疊式運用的影響因素82-89
- 3.1.1 外部因素82-87
- 3.1.2 內部因素87-89
- 3.2 相關建議89-93
- 3.2.1 教材方面89-91
- 3.2.2 教師方面91
- 3.2.3 學生方面91-93
- 結語93-95
- 附錄95-101
- 參考文獻101-106
- 后記10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江;動詞重疊研究概述[J];漢語學習;2001年01期
2 陳前瑞!100083;動詞重疊的情狀特征及其體的地位[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年04期
3 陳青松,陳安平;動詞重疊研究50年綜述[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4 楊平;動詞重疊式的基本意義[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5期
5 張曉濤;動詞重疊的形式及相關問題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何艷輝;;論動詞重疊的形式[J];平原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7 袁靜;;試論動詞重疊式所體現(xiàn)的“量”[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2期
8 王茂林;;留學生動詞重疊式使用情況淺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04期
9 王紅梅;;漢語共同語動詞重疊系統(tǒng)性研究[J];學術交流;2007年12期
10 王紅梅;;動詞重疊研究的方言視角[J];方言;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賢釧;張積家;;形容詞、動詞重疊式認知的語義效應[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尚英;;VV與V一V式動詞重疊的特征調查研究[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吳華英;;仙游話動詞的體和貌淺探[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鷺 周口師范學院人文學院;漢語動詞重疊的歷史分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紅梅;漢語方言動詞重疊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2 Maharani(陳玉蘭);漢語、印尼語動詞重疊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來興;宋元話本動詞語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周孟戰(zhàn);《孫真人千金方》動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路崴崴;“V一下”結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孟艷華;事件建構與現(xiàn)代漢語結果賓語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7 王曉凌;論非現(xiàn)實語義范疇[D];復旦大學;2007年
8 丁崇明;昆明方言語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蓓;廣西桂平粵方言動詞重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毅;動詞重疊形式的制約因素[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3 白雪佼;漢語動詞重疊及其習得偏誤考察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劉倩;整合:構式化的途徑[D];西南大學;2015年
5 李丹陽;泰國留學生甲級漢語多義動詞義項使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6 樊蓉;留學生漢語動詞重疊習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強;中亞留學生漢語動詞重疊式習得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8 唐夢瀟;漢語動詞重疊的句法語義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9 賀雙梅;現(xiàn)代漢語“VV看”格式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10 王曉夢;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動詞重疊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20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62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