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二語詞匯推理研究20年:統(tǒng)計分析與展望
本文關鍵詞:我國二語詞匯推理研究20年:統(tǒng)計分析與展望
更多相關文章: 詞匯推理 猜測策略 詞匯學習策略 現(xiàn)狀分析 發(fā)展方向
【摘要】:本文對1996—2015年20年間我國23種外語類、漢語和對外漢語類期刊發(fā)表的二語詞匯推理相關論文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探究國內(nèi)二語詞匯推理研究的發(fā)展狀況和趨勢。分析結(jié)果表明:(1)二語詞匯推理研究數(shù)量總體呈波浪式增長趨勢;(2)詞匯推理研究領域日益拓展,研究視角呈多樣化發(fā)展;(3)詞匯推理加工與相關變量關系得到較多關注;(4)跨語言詞匯推理加工研究和詞匯推理策略訓練及其效果研究有待發(fā)展。文章進而分析了我國二語詞匯推理研究領域存在的不足,并對未來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作者單位】: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詞匯推理 猜測策略 詞匯學習策略 現(xiàn)狀分析 發(fā)展方向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跨語言視角的漢英詞匯推理加工機制發(fā)展研究”(編號12BYY046)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09
【正文快照】: 1.引言 詞匯推理(lexical inferencing/inference)是讀者利用所有可能的語言線索并結(jié)合自身的世界知識、語境意識及相關語言知識,推斷非熟悉單詞意義的過程(Haastrup 1991)。詞匯推理對讀者詞匯知識發(fā)展和語篇意義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該領域研究得到了大量關注。我國研究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震;鄭志恒;;國內(nèi)外詞匯推理研究統(tǒng)計與分析[J];外語研究;2016年03期
2 范琳;何漂飄;魏泓;;中國學生漢英跨語言詞匯推理發(fā)展研究[J];外語研究;2015年04期
3 馬寧;羅仁家;劉江燕;;英語閱讀學習與訓練中詞匯處理策略調(diào)查研究[J];外國語文;2015年02期
4 范琳;夏曉云;王建平;;我國二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述評:回顧與展望——基于23種外語類期刊15年文獻的統(tǒng)計分析[J];外語界;2014年06期
5 朱嫣然;陳璐;;語境線索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年05期
6 許艷華;;復合詞結(jié)構(gòu)類型對詞義猜測的影響[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04期
7 王瑛;黃潔芳;;二語水平與二語詞義猜測的關系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年01期
8 王瑛;;詞匯知識對二語詞匯推理的影響研究[J];外語界;2013年06期
9 范琳;楊賽;王震;;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漢英詞匯推理加工模式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3年03期
10 王瑛;;認知風格對二語詞義猜測影響的實證研究[J];外語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琳;王珍;;我國二語詞匯推理研究20年:統(tǒng)計分析與展望[J];外語界;2016年05期
2 呂新博;范琳;;語篇句法復雜度對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匯推理影響的研究[J];外國語文;2016年04期
3 劉雪麗;范琳;;語言學習者詞匯推理加工過程的跨語言問題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6年04期
4 王震;鄭志恒;;國內(nèi)外詞匯推理研究統(tǒng)計與分析[J];外語研究;2016年03期
5 路文軍;;我國英語學習策略研究22年回顧與反思——對13種外語類核心期刊1994—2015年的統(tǒng)計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6 徐啟豪;;大學英語師生語言學習策略教授與使用相關性實證研究[J];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7 趙娟;李紅綠;;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研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8 溫麗萍;;逗號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語境功能[J];知識窗(教師版);2016年03期
9 阮欣;;詞義推測策略運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J];英語廣場;2016年04期
10 呂裕清;;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凌波微步”[J];語文學刊;201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琳;夏曉云;王建平;;我國二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述評:回顧與展望——基于23種外語類期刊15年文獻的統(tǒng)計分析[J];外語界;2014年06期
2 范琳;張姣;;漢語詞匯化對英語詞匯推理加工過程影響的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年06期
3 江荻;康才uo;燕海雄;;詞形結(jié)構(gòu)進化與世界語言的多樣性[J];科學通報;2014年21期
4 王瑛;黃潔芳;;二語水平與二語詞義猜測的關系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年01期
5 王瑛;;詞匯知識對二語詞匯推理的影響研究[J];外語界;2013年06期
6 范琳;楊賽;王震;;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漢英詞匯推理加工模式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3年03期
7 王瑛;;認知風格對二語詞義猜測影響的實證研究[J];外語研究;2013年03期
8 趙龍武;;閱讀文本、詞匯注釋與顯性猜詞策略——第二語言詞匯附帶習得研究[J];外語學刊;2012年05期
9 楊麗芳;;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12年04期
10 王震;范琳;;語篇閱讀過程詞匯推理研究的進展[J];外語教學;201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雪;;簡論“詞匯化”[J];黑龍江史志;2008年08期
2 葉莎;;詞匯化的隱喻[J];法語學習;2010年04期
3 潘俊婷;;論“干凈”的詞匯化與反詞匯化[J];文學界(理論版);2012年04期
4 李曉鈺;;“多/少+N”結(jié)構(gòu)的詞匯化及動因[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10期
5 趙云;;以“可是”為例探討“可x”詞匯化[J];語文學刊;2010年18期
6 解竹;;詞匯化研究綜述[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年07期
7 應真箭,陳坤明;詞匯和概念的影射關系[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8 董秀芳;;“X說”的詞匯化[J];語言科學;2003年02期
9 丁喜霞;訓詁與詞匯史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5年02期
10 王燦龍;詞匯化二例——兼談詞匯化和語法化的關系[J];當代語言學;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董秀芳;;句法構(gòu)式與詞匯化[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2 周國輝;;實用虛化 虛用實化——語法化與詞匯化的辯證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應學鳳;;“不大”詞匯化試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向征;曾紅玲;劉思耘;;漢語不同結(jié)構(gòu)慣用語的聽覺詞匯化研究[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黃昌靜;;英漢雙及物構(gòu)式引申機制對比[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星;現(xiàn)代漢語隱喻簇的認知探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匡芳濤;英語專業(yè)詞匯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劉紅妮;漢語非句法結(jié)構(gòu)的詞匯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4 應真箭;二語詞匯學習軟件中的詞聚合效應[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朱元;漢英視覺詞匯認知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潘明霞;漢英“身物互喻”詞匯對比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7 卡麗娜;烏漢語詞匯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劉曉然;雙音短語的詞匯化[D];四川大學;2007年
9 王洪涌;先秦兩漢商業(yè)詞匯—語義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品;人稱系統(tǒng)中詞匯與語法的互補[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永好;韓中復合詞詞匯化對比[D];延邊大學;2012年
2 張營;面向信息處理的共現(xiàn)序列“把X”單位性質(zhì)的辨認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3 苑趁趁;從移動事件的詞匯化模式看《紅樓夢》的兩個譯本[D];鄭州大學;2015年
4 田明敏;“甚至”類詞語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5 程效;“順手”的詞匯化和語法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6 馬繼龍;“在”的語法化與“V+在”類結(jié)構(gòu)的詞匯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從彩虹;“和”“及”“以及”比較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8 伍春;“X到家”構(gòu)式的多角度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9 胡慶英;六朝以來致使義組合“V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丁茂琴;“X著”類介詞的詞匯化與語法化[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579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7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