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構式語法:主要思想和基本原理
本文關鍵詞:認知構式語法:主要思想和基本原理
更多相關文章: 認知構式語法 論元結構構式 語義一致原則 對應原則
【摘要】:構式是語言使用者學得的形式和語義/功能的配對,包括語素、詞、熟語和句式等語言單位。論元結構構式是用來表達基本句子的形式和意義的配對,它本身具有獨立于動詞的意義。動詞與構式整合時,要遵循語義一致原則和對應原則。在從事語言研究時,我們既需要認真研究論元結構構式,同時也需要認真研究動詞和論元以及句子所出現(xiàn)的語用環(huán)境。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農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認知構式語法 論元結構構式 語義一致原則 對應原則
【分類號】:H0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Charles Fillmore以格語法和框架語義學的相關研究為基礎,提出了“構式語法”這一語言研究方法。Fillmore,Kay和O’Connor(1988)對“l(fā)et alone”的研究,Lakoff(1987)對“there構式”的研究以及Goldberg(1995)對論元結構構式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沈家煊;說“偷”和“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愛晶;陸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構式語法研究概述[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顏紅菊;;復合詞語義成分的符號實現(xiàn)[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溫鎖林;;“一量VP”與“VP一量”的句法與表意差別[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侯國金;;“某V某的N”構式的認知語用研究[J];英語研究;2011年01期
5 張寶勝;;與雙賓句相關的兩個問題——兼論“描寫”與“解釋”的關系[J];漢語學報;2006年02期
6 延俊榮;潘文;;“交換ICM”方向性的句法表現(xiàn)[J];漢語學習;2011年04期
7 周昊;;構式語法理論與現(xiàn)代漢語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徐維華;張輝;;構式語法與二語習得:現(xiàn)狀、問題及啟示[J];當代外語研究;2010年11期
9 朱淑娟;;現(xiàn)代漢語雙賓句研究綜述[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8期
10 陸儉明;;構式語法理論的價值與局限[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文浩;基于突顯觀的構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丁加勇;隆回湘語動詞句式及其配價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葆華;動詞的語義及論元配置[D];復旦大學;2003年
4 馮奇;核心句的詞語搭配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5 張占山;語義角色視角下的謂詞同義詞辨析[D];廈門大學;2006年
6 顏紅菊;現(xiàn)代漢語復合詞語義結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胡孝斌;現(xiàn)代漢語雙疊四字格AABB式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8 周新玲;詞語搭配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唐均;蘇美爾語的格范疇[D];北京大學;2008年
10 吳長安;“還”和“更”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志軍;基于認知的現(xiàn)代漢語雙賓句式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郭彭冰;現(xiàn)代漢語予奪不明義雙及物結構歧義現(xiàn)象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包夢瑤;現(xiàn)代漢語非典型雙賓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侯瑞琴;漢法雙賓句對比[D];山西大學;2011年
5 田阡子;現(xiàn)代漢語被字句的詞匯語法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6 馮雅;現(xiàn)代漢語雙賓動詞研究[D];魯東大學;2007年
7 危艷麗;現(xiàn)代漢語雙賓語句結構淺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王葉萍;副詞“確實”和“實在”的多角度辨析[D];暨南大學;2008年
9 鄧素蘭;基于概念事件結構的英語動結構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10 朱亞麗;認知中的“量”與界標“了”的互動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戴浩一;黃河;;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國外語言學;1988年01期
2 沈家煊;轉指和轉喻[J];當代語言學;1999年01期
3 陸丙甫;;從語義、語用看語法形式的實質[J];中國語文;1998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興富;劉國輝;;構式語法專題研討會綜述[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2 王望妮;孫志農;;試論構式語法中的“構式”[J];外語教學;2008年06期
3 萬蘭芹;;從構式語法看英漢雙賓構式的異同[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李春;;構式語法理論微探[J];中國證券期貨;2010年01期
5 王寅;;認知構式語法[J];外語學刊;2011年02期
6 付慧琳;戴衛(wèi)平;;構式語法的特色與局限[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袁野;;論語篇構式語法及語篇構式壓制[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8 劉春伶;;對“構式語法”的反思[J];宜春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9 楊勇飛;陳建文;;構式語法研究中的六個基本問題[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10 楊雅娟;;國內構式語法理論研究綜述[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石毓智;;構式語法的進步與局限[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李云靖;;“NP+的+VP”結構的構式語法闡釋[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3 楊曉軍;;英漢語中結構式類型劃分及其內在承繼關聯(lián)的認知分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喬治·萊考夫George Lakoff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學系 口述 陳仁凱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錄音整理 北京外國語大學吳邊 聶磊 張詠梅 馮蕾 孫萌 孟瑞玲 胡增寧翻譯;認知語言學:理解大腦如何工作[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朱茜;構式語法理論框架下“能”的多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榮勇;論構式語法理論的進步與局限[D];河北大學;2008年
2 賀雅坤;構式語法視角下的漢法雙及物構式對比研究[D];山西大學;2013年
3 李蕓;雙及物結構的構式語法觀[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4 黃學強;構式語法下英漢被動構式功能的對比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5 豐蓉;構式語法視角下“起來”中動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吳云娣;雙及物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小樂;基于構式語法的中英文網(wǎng)絡語言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8 羅遠晗;從構式語法的角度解釋漢語成語的活用[D];湖南大學;2006年
9 劉奇;基于構式語法的“A倒A”結構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3年
10 黃巾格;“被+X”構式的構式語法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571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7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