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語言文字改革運動中的“言文一致”論
發(fā)布時間:2017-07-18 22:04
本文關鍵詞:清末語言文字改革運動中的“言文一致”論
【摘要】:受日本明治時期"言文一致"運動的影響,清末最后20年里掀起了一場語言文字改革運動。創(chuàng)制切音簡字,倡導白話文,都以實現(xiàn)言文一致為目標。在這場運動中誕生的各種改革方案,雖引起了相當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并在不同程度上被付諸實踐,卻尚未獲得充分的理論自覺。對語言的工具論理解割斷了書寫語言與民族文化傳統(tǒng)以及現(xiàn)代個人主體性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這使得清末的拼音文字和白話文未能成功建立起一種被普遍使用且深刻介入再造民族文化和建構現(xiàn)代個人主體性之事業(yè)的書寫語言,這一任務要等到五四的時代才告初步完成。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中文系;
【關鍵詞】: 清末 言文一致 白話文 日本明治
【分類號】:H109.3
【正文快照】: 革運動中的﨏言文一致﨑論1887年,黃遵憲在《日本國志》中依據(jù)東瀛及泰西諸國之經(jīng)驗而指出:“語言與文字離,則通文者少;語言與文字合,則通文者多,其勢然也!盵1](P.1420)這通常被認為是“言文一致”論在近代中國的首張其幟。1自此后,關于語言文字改革的歷次運動——從清末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心風;“不治之癥”有了治[J];語文建設;1989年01期
2 許壽椿;評對拼音文字“言文一致”的誤解和迷信[J];漢字文化;1992年03期
3 齊曉紅;;作為“天足”運動的大眾語——由“別字”討論說開去[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05期
4 ;[J];;年期
,本文編號:559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59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