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上古漢語狀位動詞的鑒別

發(fā)布時間:2017-07-18 20:28

  本文關鍵詞:上古漢語狀位動詞的鑒別


  更多相關文章: 狀位動詞 副詞 連謂 動賓


【摘要】:上古漢語兩個動詞相連出現(xiàn)的"V1+V2",可能是狀中關系,也可能是連謂關系或動賓關系;是狀中關系時,"V1"是否語法化為副詞,也不容易判斷。狀語位置上(狀位)動詞與副詞的鑒別主要依靠語義標準,即考察該詞在當前義項下還有沒有其他句法分布。"V1+V2"(狀中)與連謂的鑒別分兩步:若V1、V2存在時間順序,是連謂;若無時間順序,看V1在句中能否獨立陳述主語,能的仍看作連謂,否則為狀中。"V1+V2"(狀中)與動賓的差別體現(xiàn)在V1、V2的小類等方面。
【作者單位】: 北方工業(yè)大學文法學院;
【關鍵詞】狀位動詞 副詞 連謂 動賓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上古漢語狀語研究”(編號:13CYY057)
【分類號】:H141
【正文快照】: “狀位動詞”指直接充當狀語的動詞,即狀中結構“V1+V2”中的VI。在研究動詞作狀語之前,首先要進行一系列鑒別工作,包括詞性上的和結構上的。詞性上的鑒別是指判斷謂語中心詞前的狀語是否已由動詞虛化為副詞;結構上的鑒別是指判斷“V1+V2”是不是狀中關系,因為有時VI和V2是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姚振武;;上古漢語動結式的發(fā)展及相關研究方法的檢討[J];古漢語研究;2013年01期

2 楊作玲;;先秦“適往詞”句法差異的原因[J];古漢語研究;2014年01期

3 高增霞;從語法化角度看動詞直接作狀語[J];漢語學習;2004年04期

4 任鷹;;主賓可換位動結式述語結構分析[J];中國語文;2001年04期

5 孫德金;現(xiàn)代漢語動詞做狀語考察[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03期

6 蘇穎;楊榮祥;;上古漢語狀位形容詞的鑒別[J];語言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敏;;漢語可逆句式的圖形—背景研究——結合動詞矢量特征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張恒君;;“連續(xù)”詞性辨析[J];辭書研究;2011年06期

3 石慧敏;;漢語動結式研究綜述[J];對外漢語研究;2011年00期

4 朱慶祥;;雙面句式研究概觀[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郭麗;;試論數(shù)量名結構句中的主賓互易現(xiàn)象[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5年04期

6 李天明;;對“連續(xù)”詞性的考察——兼與張恒君商榷[J];辭書研究;2013年01期

7 許有勝;;連動結構的自動識別和分析[J];巢湖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8 周麗穎;;形容詞帶賓語現(xiàn)象與“兼類說”[J];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9 安玉霞;;漢語語序問題研究綜述[J];漢語學習;2006年06期

10 吳為善;;自致使義動結構式“NP+VR”考察[J];漢語學習;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勁榮;;內涵、外延與漢語修飾成分的標記隱現(xiàn)[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愛玲;漢語、印尼語限定性與描寫性狀語對比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莫啟揚;語言中的時間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翼;復合動詞和及物結構[D];南京大學;2011年

4 阮氏明莊;漢越附加語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李晉霞;現(xiàn)代漢語定中“V雙+N雙”結構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謝曉明;相關動詞帶賓語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宋文輝;現(xiàn)代漢語動結式配價的認知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牛順心;漢語中致使范疇的結構類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9 郭姝慧;現(xiàn)代漢語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10 孫紅玲;現(xiàn)代漢語重動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方園;“VA”動結式表層語義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2 常婧;漢語動結式致事論元實現(xiàn)的構式語法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胡茜;“大力”系列詞的多角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閆文碩;狀語維度的現(xiàn)代漢語雙音性質形容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凱;“VV”類動結式的自主性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羅惠;現(xiàn)代漢語“在VP1中VP2”格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志利;主賓可逆的雙數(shù)量結構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8 胡素珍;漢語動結構式的認知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陸燕萍;基于構式語法的漢語動結式習得偏誤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呂艷紅;現(xiàn)代漢語補語劃分方案的合理性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瑛華;現(xiàn)代漢語可表使動義的不及物動詞配價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丁加勇;V_1著V_2結構的語義框架[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3 劉振平;;近20年來形容詞作狀語研究述評[J];滁州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洪心衡;;關于名詞、動詞作狀語[J];福建師范學院學報;1963年01期

5 徐志奇;論“分承”[J];古漢語研究;1993年01期

6 梁銀峰;西漢結果補語的發(fā)展[J];古漢語研究;2005年01期

7 張顯成;從簡帛文獻看使成式的形成[J];古漢語研究;1994年01期

8 宋紹年;漢語結果補語式的起源再探討[J];古漢語研究;1994年02期

9 陸儉明;關于定語和狀語的區(qū)分[J];漢語學習;1983年02期

10 李小榮;對述結式帶賓語功能的考察[J];漢語學習;1994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晉霞;現(xiàn)代漢語定中“V雙+N雙”結構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高增霞;現(xiàn)代漢語連動式的語法化視角[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鴻音;番漢對音和上古漢語[J];民族語文;2003年02期

2 羅琦;《詩經(jīng)》中的“木”字和“瓊”字——兼說上古漢語中的大名冠小名語序[J];貴州文史叢刊;2003年02期

3 時良兵;也談上古漢語的“奪+之+名”結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7期

4 孫玉文;從“聞”“見”的音變構詞看上古漢語有被動構詞[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5 徐世梁;;從音變過程看上古漢語與藏語的元音對應[J];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01期

6 秦敏;;上古漢語變聲構詞研究述評[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陳仕益;;上古漢語兼語前置句二題[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毛志剛;;上古漢語復音因果關聯(lián)詞語[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9 李方桂;葉蜚聲;;上古漢語的音系[J];語言學動態(tài);1979年05期

10 С.Е.Яхонтов;葉蜚聲;陳重業(yè);楊劍橋;;上古漢語中的復輔音[J];國外語言學;198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逄方慧;;試論上古漢語“于”、“於”的發(fā)展及其用法——以出土文獻為材料[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2 羅智光;;試論古無次清音[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作玲;上古漢語非賓格動詞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高迎澤;上古漢語及物動詞研究[D];南開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丹;上古漢語“道路”類詞語研究[D];廣州大學;2013年

2 胡明珠;上古漢語方位詞所涵尊卑觀念解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毛志剛;上古漢語因果連詞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孫冬妮;上古漢語助動詞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張麗;上古漢語顏色詞概述[D];四川大學;2007年

6 霍文杰;上古漢語“在”詞性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王芳;《陳書》連詞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8 羅濤;上古漢語名源動詞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9 達正岳;上古漢語數(shù)量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范妍南;中古小說中的判斷句[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

本文編號:55969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5969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3d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