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構(gòu)形規(guī)律與域外漢籍疑難字釋讀——以日本漢文文獻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漢字構(gòu)形規(guī)律與域外漢籍疑難字釋讀——以日本漢文文獻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日本漢文文獻 俗字 構(gòu)件 考釋
【摘要】:以10-14世紀日本漢文作品的語料為例,從漢字構(gòu)形角度對其中的一些疑難字作了考辨與梳理。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
【關(guān)鍵詞】: 日本漢文文獻 俗字 構(gòu)件 考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今訓匯纂(魏晉南北朝卷)”(11JJD740016)
【分類號】:H122
【正文快照】: 域外漢籍具有“外著”“外傳”“外刻”三種類型,其中尤以域外人士用漢文撰寫的“外著”文獻數(shù)量最多①。而“日本漢文文獻”特指日本人用漢語漢字撰寫的著作,是“外著”漢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既有共通之處,亦有差別。17世紀②以前日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秀清;;西夏漢文文獻誤讀舉例[J];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2 金峰;;對我國托忒蒙文文獻研究的展望[J];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6年03期
3 陳慶浩;推動漢文化的整體研究[J];國外文學;1988年04期
4 王寶紅;;清代藏學漢文文獻與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J];賀州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5 孫繼民;;俄藏黑水城西夏漢文文獻數(shù)量構(gòu)成及經(jīng)濟類文獻的價值[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6 佟建榮;;《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中的西夏姓氏考證[J];寧夏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7 松川節(jié);敖特根;烏云其木格;;關(guān)于1240年漢蒙碑銘中的aldaγ-situ[J];敦煌學輯刊;2011年02期
8 郭鋒,,楊際平;一部再整理研究斯坦因漢文文獻的高水平著作──《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評介[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6年01期
9 蘇建靈;明清文獻中瑤、壯民族名稱的混用[J];民族研究;1990年04期
10 ;新書架[J];古典文學知識;2014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正宏 中國國家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琉球人的漢文文獻遺產(chǎn)[N];文匯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向昌隆;中國歷史上的各文身民族[D];海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304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53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