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權的語言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28 06:04
“話語權”是被人們頻繁使用的社會熱點詞語,但當前對話語權的研究大多來源于社會學層面,本文試圖利用鮮活的言語交際實例研究語言學意義上的話語權。具體內(nèi)容如下: 首先,從三個方面探討了話語權的內(nèi)涵。第一,“話語權”概念來源于巴赫金和?碌脑捳Z理論,他們擴展了“話語”的外延,用話語關系解釋所有社會現(xiàn)象,認為話語的產(chǎn)生和使用都滲透著權力,將話語和權力聯(lián)系在了一起。第二,“話語權”的定義眾說紛紜,但都沒能包含話語權的所有要素,并且在使用領域上各有側(cè)重,筆者從語言學角度對話語權進行了重新定義,認為“話語權是指在言語交際中,言語表達者擁有的以話語為媒介、以獲得現(xiàn)實影響力為目標的表達機會”,其中,“表達機會”和“現(xiàn)實影響力”是話語權的兩個基本要素。第三,按照獲得原因的不同,將話語權分為先天話語權和后天話語權,并分別歸納了話語權歸屬的決定要素,主要有身份地位、文化水平、道德修養(yǎng)、經(jīng)濟能力、外表體格、交際內(nèi)容等,此外,先天話語權和后天話語權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先天話語權總是在不同的人之間轉(zhuǎn)換,也可能被后天話語權替代。 其次,分析了話語權的語言學功能,即話語權對言語交際的作用和影響。通過對言語交際活動的全面考察...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緣起和目標
1.1.1 研究緣起
1.1.2 研究目標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價值和創(chuàng)新之處
1.3.1 研究價值
1.3.2 創(chuàng)新之處
1.4 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語料來源
第2章 話語權的內(nèi)涵
2.1 話語權概念溯源——話語理論
2.1.1 巴赫金的話語理論
2.1.2 ?碌脑捳Z理論
2.2 話語權的定義
2.3 話語權歸屬的決定因素
2.3.1 先天話語權
2.3.2 后天話語權
第3章 話語權的語言學功能
3.1 言說順序——誰先言說
3.2 言說機遇——誰該言說
3.3 言說內(nèi)容——言說什么
3.4 言說方式——如何言說
3.5 言說效果——聽誰言說
第4章 話語權的行使狀況
4.1 把握話語權
4.1.1 巧用話語權
4.1.2 濫用話語權
4.2 放棄話語權
4.2.1 主動放棄話語權
4.2.2 被動放棄話語權
4.3 爭取話語權
第5章 話語權與言語交際策略
5.1 話語權在言語交際中的價值
5.1.1 話語權確定交際模式
5.1.2 話語權決定表達方式
5.1.3 話語權成就交際目的
5.2 話語權對言語交際策略的影響
5.2.1 話語權擁有者的言語交際策略
5.2.2 話語權缺失者的言語交際策略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913580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緣起和目標
1.1.1 研究緣起
1.1.2 研究目標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價值和創(chuàng)新之處
1.3.1 研究價值
1.3.2 創(chuàng)新之處
1.4 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語料來源
第2章 話語權的內(nèi)涵
2.1 話語權概念溯源——話語理論
2.1.1 巴赫金的話語理論
2.1.2 ?碌脑捳Z理論
2.2 話語權的定義
2.3 話語權歸屬的決定因素
2.3.1 先天話語權
2.3.2 后天話語權
第3章 話語權的語言學功能
3.1 言說順序——誰先言說
3.2 言說機遇——誰該言說
3.3 言說內(nèi)容——言說什么
3.4 言說方式——如何言說
3.5 言說效果——聽誰言說
第4章 話語權的行使狀況
4.1 把握話語權
4.1.1 巧用話語權
4.1.2 濫用話語權
4.2 放棄話語權
4.2.1 主動放棄話語權
4.2.2 被動放棄話語權
4.3 爭取話語權
第5章 話語權與言語交際策略
5.1 話語權在言語交際中的價值
5.1.1 話語權確定交際模式
5.1.2 話語權決定表達方式
5.1.3 話語權成就交際目的
5.2 話語權對言語交際策略的影響
5.2.1 話語權擁有者的言語交際策略
5.2.2 話語權缺失者的言語交際策略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9135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913580.html